贺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投产,年处理工业固废能力突破80万吨
近日,位于我国广西贺州市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投产,标志着贺州市在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产业园的建成投产,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而且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贺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约20亿元。产业园以“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为原则,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工业固废处理、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化循环经济示范区。
产业园内设有多个处理单元,包括废塑料处理、废金属处理、废玻璃处理等,年处理工业固废能力突破80万吨。这意味着,产业园每年可以处理贺州市及周边地区80万吨的工业固废,有效缓解了当地工业固废处理压力。
在贺州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和环保理念。产业园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固废处理技术,如废塑料处理采用热解技术,废金属处理采用磁选技术,废玻璃处理采用破碎、清洗、熔融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产业园在处理工业固废的过程中,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保排放。
此外,产业园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产业园内设有资源回收利用环节,将处理后的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这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贺州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投产,对于推动贺州市乃至广西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产业园的建成有助于提高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废量巨大,若能有效处理,将大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产业园的投产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从传统的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贺州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投产,将带动相关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最后,产业园的投产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贺州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投产,将有助于提升贺州市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总之,贺州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未来的发展中,贺州市将继续加大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力度,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 昭平北莱村古法造纸工坊:传承千年技艺,年销售额突破千万
- • 黄姚古镇五一狂欢,单日客流突破10万,非遗豆豉辣酱日销20吨
- • 大湾区“会呼吸的城市”,到底有多吸氧
- • 粤桂协作扶贫产业园落户贺州,助力脱贫攻坚战再添新动力
- • 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直通车开通,助力菜农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 • 八步高中携手广州名校,开创“大湾区双师同步课堂”新篇章
- • 南乡镇黑山羊新鲜直达,48小时冷链专车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美食之旅
- • 互助养老积分兑换,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获物资: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瑶乡梯田实景剧《赵金龙起义》震撼开演,200村民共筑史诗级盛宴
- • 平桂区乡村振兴直播间孵化农民主播500人,助力乡村经济新飞跃
- • 贺街镇百年宗祠焕新颜,变身文化礼堂,村民家门口享国学、非遗课程
- • 非遗文化助力旅游发展:土瑶长桌宴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 • 富川粤桂协作数字果园亩产提升35%: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碳酸钙行业职业病防治基金设立,工人医疗费报销高达90%
- • 《矿区童谣改编动画片爆火全网,破千万播放量唤醒乡愁记忆》
- • “双语双文”教学示范校挂牌,瑶汉学生共学语言与历史
- • 易地搬迁社区建扶贫微市场,残疾人摊位免租金年销农货百万
- • 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基地扩容,助力粤港澳地区鲜菜供应量突破1500吨大关
- • 花岗岩矿山变身声音博物馆:矿石碰撞天然音律,打造独特听觉盛宴
- • DNA检测揭示陈钦家族多元血统:匈奴-岭南基因交融引热议
- • 昭平凤凰安置区“四点半课堂”:破解搬迁儿童托管难题的创新举措
- • “富川瑶乡梯田认养计划”上线,都市人云端当“梯田主”:体验农耕乐趣,助力乡村振兴
- • 黄姚古镇焕新姿:AR沉浸式游览,明清商帮故事随步触发
- • 《BBC纪录片《潇贺先贤》开拍:探寻岭南文明的全球影响力之谜》
- • 古村落焕新颜,深坡文创节开幕,宋代石板街变身国潮打卡地
- • 中国—东盟钙基材料论坛永久会址落户贺州,抢占行业话语权再迈新台阶
- • 钟山贡柑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扫码即可追溯全生命周期数据
- • 黄姚古镇创新推出“豆豉咖啡实验室”,年轻客群打卡量翻3倍,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 • 钟山瑶族盘王节荣登非遗名录,万人长鼓舞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 • 赛龙舟遇上现代电竞:八步龙舟VR竞速赛引领年轻潮流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贺州配送中心年发货量突破50万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昭平“共享农机”平台注册用户突破万人大关,农机使用率实现翻番增长
- • 贺州古茶树基因库开建,守护千年茶香传承
- • “乡村振兴夜校”:点亮百村灯火,助力万名农民电商种植技术双丰收
- • “百家米”习俗助力公益,千户家庭捐米共建反哺粮仓,温暖传递爱心力量
- • 大湾区资本抢滩贺州富硒产业,10个亿元项目集中签约,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昭平茶祖祭盛典启幕,千名茶农演绎千年采茶古礼,传承茶文化精髓
- • 富川龟石水库荣登国家级湿地公园,越冬候鸟种类突破156种
- • 全国首个“塌陷区水上迷宫”开放,皮划艇探秘喀斯特湿地,体验独特自然之旅
- • 非遗传承班走进全区中小学,瑶族盘王节舞蹈融入校本课程
- • 中国长寿之乡康养产业园盛大投用,签约医养项目15个,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 • 贺州预制菜智能工厂启用机器人分装,产能提升5倍,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昭平南山茶海荣膺“中国十大生态茶园”,茶旅收入突破10亿元
- • 石材废料制肥技术落地,年消化废渣1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平桂区共享厨房孵化50个乡土美食IP,年销额突破2亿!
- • 南岭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落盛大开建,全景式展现瑶壮生产生活史
- • 全国首条建筑垃圾再生生产线投产,年消纳固废200万吨,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 • 贺州历史名人美食街盛大开市,陈钦将军饼、周渭清官粥成爆款,美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贺州古墓群出土汉代竹简,揭秘赵佗南越国治理秘史
- • 稻渔共生模式在莲塘镇推广,每亩综合收益突破8000元,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贺州历史名人展亮相纽约联合国总部,周渭廉政思想引发国际关注
- • 富川瑶绣非遗工坊创新推出定制服务,48小时极速交付专属绣品
- • 八步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年处理工业固废30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钟山县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现全覆盖,自付比例降至5%,助力健康扶贫
- • “月下黄姚”,如何讲好中国式夜间经济故事?
- • 荒山变“金山”,光伏板照亮脱贫路——村集体年增收反哺贫困户
- • 钟山贡柑再攀高峰:荣获国际有机认证,RCEP国家订单量翻倍增长
- • 富川冷泉香米与五芳斋联名端午礼盒预售火爆,订单量突破20万组!
- • “乡村书屋+电商”计划成功落地,百名留守老人变身直播达人,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香芋品牌闪耀国际舞台,外籍网红直播带货创百万订单佳绩
- • 数字赋能,现代农业示范园产值翻番,助农增收万元新篇章
- • 贺州长寿康养产业基金首期募资20亿,携手日本温泉疗养品牌共筑健康养老新蓝图
- • 贺州防返贫监测预警平台正式上线,精准守护10万脱贫户稳定生活
- • 古明城瑶族婚俗实景剧开演,游客可扮新郎体验“拦门酒”
- • 鹅塘镇万亩藕田开启“共享农业”,贫困户年收益保底8000元
- • 黄姚古镇创新推出豆豉文创雪糕,游客打卡助推二次消费热潮
- • 贺州老年大学新设“旅居康养班”:边游学边养生,千人报名反响热烈
- • 富川瑶绣产业蓬勃发展,非遗工坊助力3万绣娘共筑美好生活
- • 昭平茶宴创新力作,六堡茶香鸡惊艳大湾区,20家连锁门店签约盛大启航
- • 清代岭南大儒于式枚佚失诗集重现,手稿拍卖创古籍类新高
- • 跨境电商综试区启用,企业出口退税24小时到账,助力外贸发展新篇章
- • 钟山县红色研学基地挂牌,农家乐年接待学生超5万人次,助力青少年红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