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创新举措,首个村级“飞地光伏”并网助力23个薄弱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
近日,贺州市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施村级“飞地光伏”项目,成功实现首个村级光伏发电站并网。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贺州市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23个薄弱村集体带来了每年20万元的稳定收入,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飞地光伏”项目,顾名思义,就是将光伏发电站建设在土地资源较为匮乏的村庄,通过租赁或合作的方式,将光伏发电站建设在土地资源丰富的村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贺州市首个村级“飞地光伏”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该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贺州市首个村级“飞地光伏”项目位于贺州市某乡村,占地面积约20亩,装机容量为500千瓦。项目总投资约200万元,其中政府补贴50万元,村集体自筹15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为50万千瓦时,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约20万元的稳定收入。
“飞地光伏”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吸纳了当地村民参与施工,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项目建成后,村民还可以参与到光伏发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中,进一步增加收入。
贺州市首个村级“飞地光伏”项目的成功并网,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学规划。贺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农村集体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项目。
在实施“飞地光伏”项目过程中,贺州市政府还注重发挥科技支撑作用。项目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确保了发电效率和稳定性。同时,政府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全程指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贺州市首个村级“飞地光伏”项目的成功并网,为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贺州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更多“飞地光伏”项目落地实施,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贺州市首个村级“飞地光伏”项目的成功并网,是贺州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这一项目不仅为薄弱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为贺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贺州市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 • 贺州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照亮乡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智慧茶园助力85%农户增收,人均茶业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 • 潇贺古道国际马拉松:选手穿瑶服跑秦汉石板路,非遗文化与现代体育完美融合
- • 潇贺古道扶贫驿站启用,村民摆摊卖土产日入千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贺州脐橙产业腾飞,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亿元,助力3万果农增收
- • 广西首个智慧物流枢纽落户八步,年货运吞吐量目标冲刺500万吨
- • 红色研学与农事体验完美融合,年接待游客突破八万人次
- • 昭平长寿宴升级,AI体质检测助力定制养生餐,健康生活新体验
- • 黄姚古镇荣膺“全国非遗旅游小镇”,夜游经济收入翻番再创新高
- • 钟山二中科创团队勇夺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展现青春风采
- • 桂江生态航道升级,新能源游轮开启“百里画廊”零排放观光之旅
- • 贺州首个酸嘢产业园投产,青梅李果深加工产品出口东盟,助力乡村振兴
- • 桂江鱼干预制菜爆红,传统古法工艺引领渔船转型新风尚
- • 壮族嘹歌改编交响乐,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南岭和声》——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华彩篇章
- • 广西首个“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落地平桂,审批时限大幅压缩70%
- • 爱心助残车间投产,残疾人组装数据线月薪达4000元,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启用,LED植物工厂日产叶菜10吨,引领绿色农业新篇章
- • 钟山古法造纸:造出“可种树”贺卡,埋土发芽引环保热议
- • 钟山贡柑RCEP跨境冷链专列首发,智能分选线日处理量突破300吨,开启农产品跨境贸易新篇章
- • 昭平油茶冷榨技术国际领先,引领高端油品市场溢价风暴
- • 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投产,年处理固废200万吨,创收15亿助力绿色转型
- • 平桂黄金珠宝产业园蓬勃发展,大湾区企业入驻助力年加工黄金超10吨
- • 红色旅游带火“红军餐”产业,脱贫户农家乐日接待超百人
- • 贺州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目标5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共享实验室”启用,VR设备助力乡村学校远程连接名校课堂,教育公平再进一步
- • 贺州站台电梯全覆盖,旅客出行体验再升级
- •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100%,迈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龟石湿地公园候鸟季盛大开幕,专业望远镜租赁+观鸟手册免费领,共赴自然盛宴”
- • 昭平竹笋宴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
- • 粤港澳文旅推介会贺州签约康养项目,总投资额破200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钟山花岗岩绿色矿山荣获国家认证,智能开采技术助力成本降低30%
- • 贺州与华南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东融农业研究院”,共克种业卡脖子技术难关
- • 昭平四中荣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绿色教育再结硕果
- • 钟山移民安置点扶贫农贸市场建成:搬迁户免费摊位助力乡村振兴
- • 富川冷泉香芋冰淇淋成功登陆欧盟市场,深加工园区年产值突破20亿
- • “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启动,碳酸钙行业劳模开讲职业启蒙课,激发学子职业梦想
- • 《稻之道》首演在北陀梯田举行,百名农民演员共致敬农耕文明
- • 《BBC纪录片《潇贺先贤》开拍:探寻岭南文明的全球影响力之谜》
- • “中国长寿之乡”康养IP发布,签约医养项目20个,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 华润电力投资80亿建设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助力我国减碳目标实现
- • 千亩稻虾共作基地建成,农民户均增收5万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富川冷泉香米携手五芳斋,端午礼盒预售突破20万组,传承端午文化,共享节日美味
- • 贺州市全力推进“教育强市三年行动”:新建15所中小学,新增学位2万个
- • “送教上门服务车”:百名教师为重症儿童定制课程,温暖覆盖每一乡镇
- • 富川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学校周边拥堵率下降70%,智慧城市建设再添新篇章
- • 贺街镇百年宗祠群荣膺国家级文保,宗族文化研学游成为新名片
- • 昭平茶油冷榨技术荣获国家专利,营养价值提升25%,引领健康食用油新潮流
- • 桂江生态渔村创新实践“渔光互补”模式,渔民上岸养鱼发电双收益
- • 冷链物流中心投运,大湾区生鲜“次日达”覆盖500城,开启生鲜电商新篇章
- • 贺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驿站,发放东融英才卡超千张,助力区域人才交流与发展
- • 昭平长寿康养大数据平台正式启用,AI定制“森呼吸”疗愈方案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 昭平南山茶海荣膺“中国最美生态茶园”,茶旅融合收入突破15亿
- • 古村落焕新颜,智慧消防守护200栋木屋安全
- • “职工‘学分银行’上线,职业培训积分兑换学历教育证书新篇章开启”
- • 全国首个碳酸钙产业扶贫基金成立,工人医疗教育费用全兜底,助力脱贫攻坚战
- • 钟山贡柑RCEP跨境冷链专列首发,智能分选线日处理量突破300吨,开启农业出口新篇章
- • 贺州香芋:地理标志产品产值突破20亿,占据全国市场六成份额
- • 八步古道诗歌擂台赛开赛,ChatGPT挑战瑶族山歌即兴创作
- • 高考体育特长生本科录取人数同比增长120%,体育教育迎来新机遇
- • 贺州东融产业园签约大湾区百亿项目,深贺共建“飞地经济示范区”再掀合作热潮
- • 贺州生态产业园签约比亚迪储能项目,携手打造桂东新能源基地
- • 贺州数字矿山管控平台正式上线,碳酸钙开采效率实现飞跃式提升
- • 昭平藤编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千名留守妇女月入超3000元
- • 田教授田间课堂开讲,千名菜农学种反季节蔬菜增收翻倍
- • 八步区公办幼儿园扩容,大湾区教育资源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昭平教育云平台正式上线,名师微课全面覆盖所有学科知识点
- • 桂剧《茶马古道》巡演启动,老戏迷票友跨省追剧掀起文化热潮
- • 贺州古村落保护条例正式出台,坚决遏制拆真建假行为,守护历史风貌
- • 教育数字化改革启动,智慧黑板助力教室升级
- • 黄姚古镇汉服节启幕,百名模特演绎潇贺古道千年风韵
- • 钟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项目竣工,助力留住青年教师超千人,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富川秀水状元村国学夏令营火爆,大湾区万名学生共赴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