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年加工青梅李果破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贺州市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该市在青梅李果加工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预计年加工青梅李果能力将突破万吨,为贺州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酸嘢,又称酸梅,是贺州当地特色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酸嘢市场需求逐年上升。贺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青梅李果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满足市场需求。
据悉,这条自动化生产线由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建设,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加工技术,实现了从原料采摘、清洗、去核、烘干、包装等环节的全自动化生产。与传统手工生产相比,自动化生产线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劳动强度低等优点。
贺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将极大地提高青梅李果的加工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带动农民增收。同时,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也将为贺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贺州市地处南岭山脉东麓,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合青梅李果生长。目前,贺州市青梅李果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年产量达5万吨。随着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预计未来几年,贺州市青梅李果产量将实现翻倍增长。
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不仅提高了青梅李果的加工能力,还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深加工,将青梅李果制成各种休闲食品、饮料等,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此外,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还将带动贺州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物流、销售等环节,都将因此受益。同时,自动化生产线对当地就业市场也将产生积极影响,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青梅李果产业发展,贺州市政府还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举办特色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贺州青梅李果。
2. 拓展销售渠道,拓宽市场。加强与电商、超市等合作,将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青梅李果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4. 加强科技支撑,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提高青梅李果的产量和品质。
总之,贺州市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贺州市青梅李果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钟山十里画廊石林迷宫开放,喀斯特峰丛成为攀岩爱好者新宠
- • 桂江鱼干非遗工坊获千万融资,古法技艺结合冻干技术闯国际市场
- • 深度分析!贺州2025年拆迁补偿方案与城市规划蓝图
- • 钟山农村电网升级完成,户均停电时间缩短80%,助力乡村振兴
- • 富川入选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瑶汉双语“乡村新闻官”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瑶族女首领盘兰英传奇》荣登亚马逊畅销榜,中国民族英雄故事走向世界
- • 冬至佳节,万人共制非遗美食“百家糍粑宴”破纪录,庆丰年氛围浓厚
- • 贺州文庙片区改造启动:千年古城墙与现代商业街同框,古城焕发新活力
- • 平桂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启用,蔬菜产量显著提升40%
- • 比亚迪刀片电池关键材料项目落户钟山,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 贺州市首个社区阅读示范点揭牌,居民家门口即可借阅万册图书
- • 瑶医文化体验馆盛大开馆,30种古老疗法免费体验,探寻民族瑰宝之旅即将开启!
- • 粤桂协作助力昭平发展,“帮扶车间”落户助力留守妇女编织竹篮出口
- • 八步喀斯特溶洞音乐厅首演惊艳亮相,天然回声打造沉浸式视听盛宴
- • 贺州打造“中国母粒之都”,年产50万吨高端塑料母粒项目启动
- • 黄姚古镇豆豉非遗工坊盛大开张,古法发酵技艺助力亿元产值
- • 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捐建10所乡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与传承非遗技艺
- • 昭平六堡茶荣登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年综合产值再攀30亿元高峰
- • 黄洞瑶族乡乡村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成为粤港澳游客避暑新宠
- • 八步区淮山产业腾飞,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深加工产品远销日韩
- • 平桂废弃矿区变身万亩生态果园,年产值突破亿元,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昭平长寿宴升级,定制养生餐助力AI体质检测,打造专属健康食谱
- • 香港贸发局设立贺州联络处,助力企业抢占CEPA零关税市场先机
- • 富川龟石水库移民新村荣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称号
- • 开国中将李天佑战刀回归故里,AR技术重现湘江战役场景,传承红色记忆
- • 昭平六堡茶生态茶园规模扩大,助力茶农人均增收1.5万元
- • “南乡镇瑶族婚俗实景剧”首演盛大举行,游客沉浸式体验“对歌定情”
- • 贺州农民主播直播带货,马蹄糕单场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 • 农村快递服务再升级:进村率达100%,日均收发件突破5万单
- • 贺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成功落地,粤桂联合发放首笔“绿水支票”1.2亿
- • 富川瑶乡冷泉香米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亩均收益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千年古窑遗址重焕生机,八步铺门镇宋代青瓷技艺复活计划正式启动
- • 钟山花岗岩绿色矿山荣获国家认证,智能开采技术助力成本降低30%
- • 八步区中考成绩斐然,总分平均分提升15%,优质高中录取率创新高
- • 贺州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沼气发电照亮千户乡村生活
- • 八步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年处理工业固废300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贺州油茶产业扶贫三年计划圆满收官,助力10万农户稳定增收
- • 灵活就业公积金贷款助力超万人,累计发放3.48亿元!
- • 脐橙丰收节盛启橙皮艺术展,果皮雕塑再现《蒙娜丽莎》传奇风采
- • 昭平茶祖祭盛典启幕,千名茶农演绎千年采茶古礼,传承茶文化精髓
- • 昭平茶宴创新力作,六堡茶香鸡惊艳大湾区,20家连锁门店签约盛大启航
- • “秀水状元村科举文化体验周:AI考官智能判卷,颁发状元证,感受千年科举文化魅力”
- • 劳动教育进校园,助力学生掌握30项生活技能
- • 非遗油茶香飘万家,百个社区标准化制作点助力低保户免费品尝
- • 贺州潇贺古道申遗启动,秦汉驿道遗迹发现罕见图腾石刻,历史瑰宝重焕光彩
- • 八步区贺街淮山引入区块链溯源,产品溢价率提升25%,助力乡村振兴
- • 宋代名臣周渭纪念馆开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挂牌仪式隆重举行
- • 昭平茶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中日韩茶道大师同台斗艺,共话茶道艺术传承与发展
- • 贺州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年处理尾矿500万吨,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 • 海铁联运专列开通,物流成本大幅下降30%,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 • 富川脐橙主题列车首发,车厢内现榨橙汁无限畅饮,开启甜蜜之旅
- • 鹅塘万亩荷塘办荷叶时装秀,非遗瑶绣与现代高定融合引热议
- • DNA检测揭示陈钦家族多元血统:匈奴-岭南基因交融引发热议
- • “富川脐橙‘保险+期货’试点成功,果农抗风险能力提升3倍”
- • 贺州与佛山携手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园,首期20家企业入驻,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黄姚古镇汉服节启幕,百名模特演绎潇贺古道千年风韵
- • 钟山零工市场,AI助力建筑工日结工资秒到账,便捷高效新体验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30亿打造零碳示范园区,年光伏发电量达2亿度
- • 贺州教育发展基金会募资破亿,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富川脐橙出口中欧班列首发,15天直达莫斯科超市,开启中欧农产品贸易新篇章
- • 亲子必玩:矿区小火车联动剧本杀,解密“宝藏地图”赢文创礼包
- • 贺州农业招商签约破百亿,湾区资本抢滩长寿食品赛道,共筑长寿产业新蓝图
- • 贺州教育云平台正式上线,50万师生共享“一人一空间”教育新体验
- • 脐橙丰收节上的橙皮艺术展:果皮雕塑惊现《蒙娜丽莎》
- • 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直通车发车量翻倍,助力菜农收入年增15%
- • “贡柑银行”创新模式落地,农民存果品获利息分红,开启农业金融新篇章
- • 平桂区姑婆山航空营地盛大启用,低空观光航线直连桂林阳朔,开启空中旅游新时代
- • 八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投用,万亩稻田迈向无人化智能管理新时代
- • 平桂区智慧农机共享平台正式启用,手机一键呼叫无人收割机助力农业生产
- • 比亚迪刀片电池关键材料项目落户钟山,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腾飞
- • 黄姚古镇剧本杀《商帮谜云》上线,游客穿汉服体验穿越千年解谜之旅
- • “公安镇留守儿童‘四点半课堂’: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助学的温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