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年加工青梅李果突破万吨大关
近日,贺州市在全市范围内举行了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仪式。这条生产线标志着贺州市在青梅李果加工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年加工能力将突破万吨,为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酸嘢,作为贺州市的特色农产品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加工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为提高酸嘢的加工效率和质量,贺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酸嘢产业转型升级。经过多方努力,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终于在贺州市投产。
这条自动化生产线由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建设,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集成了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技术。生产线包括原料预处理、清洗、破碎、压榨、过滤、浓缩、冷却、灌装等环节,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自动化生产。与传统手工生产相比,自动化生产线具有以下优势:
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生产线每小时可处理青梅李果5000公斤,是传统手工生产效率的数十倍。
2. 提升产品质量:自动化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了产品品质。
3. 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4. 环保节能:自动化生产线采用节能设备,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绿色生产。
5. 促进就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农民增收。
据了解,贺州市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年加工能力可达1万吨,预计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随着生产线的正式投产,贺州市酸嘢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贺州市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酸嘢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首先,贺州市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高酸嘢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其次,贺州市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酸嘢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品鉴活动等方式,扩大酸嘢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最后,贺州市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酸嘢产业技术创新。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总之,贺州市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为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贺州市将继续努力,推动酸嘢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 • 冷链物流中心投运,大湾区生鲜“次日达”覆盖500城,开启生鲜电商新篇章
- • 昭平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为贫困村输送600名优秀师资力量
- • 白花村第一书记潘向坚:党建+产业扶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 • 钟山古戏台重开锣鼓,百年桂剧《贺州传奇》连演三十场,传承文化盛宴再现辉煌
- • 富川油茶习俗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油茶连锁店强势进驻大湾区
- • 贺州荣膺“世界长寿市”认证五周年,百岁老人比例领跑全球三倍
- • 钟山县积极推进“绿色农房”改造,节能建筑覆盖率显著提升至70%
- • 平桂废弃矿区变身万亩生态果园,年产值突破亿元,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壮族“蚂拐节”:稻田放生万只青蛙,祈愿丰收与生态回归
- • 八步区林下经济产值突破20亿,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居全区首位,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土瑶深寨长桌宴开放预约,高山黑茶配瑶药炖鸡限量供应,体验瑶族风情美食之旅
- • 珊瑚镇硅矿储量突破亿吨大关,半导体材料产业园项目破土动工
- • 贺州籍清代画家黎简《潇湘八景图》数字复原,全球首展引爆艺术圈
- • 钟山冬小麦喜获丰收,北麦南种谱写“金色网红田”新篇章
- • 昭平黄姚镇北莱村荣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魅力乡村绽放新光彩
- • 红色研学与农事体验完美融合,年接待游客突破八万人次
- • 桂江渔民上岸转产扶持升级,千艘渔船华丽变身生态观光船
- • 黄洞瑶族乡乡村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成为粤港澳游客避暑新宠
- • 鹅塘镇万亩藕田开启“共享农业”新模式,贫困户年收益保底8000元
- • 钟山县乡村振兴学院助力新农人成长,年培训5000名,就业率高达95%
- • 全国首条碳酸钙固废3D打印生产线投产,建筑废料变身文创雕塑,开启环保与创意融合新篇章
- • 贺州首个国际教育园区规划公示,携手港澳高校共筑教育新篇章
- • 澳门中医药产业园落户富川,共筑“大湾区康养后花园”
- • 富川建设粤桂协作劳务服务中心,助力定向输送技工超5000人
- • 八步区AI智慧物流园正式投用,农产品出村到湾区仅需6小时,助力乡村振兴
- • 贺街镇百年宗祠焕新颜,变身文化礼堂,村民家门口享国学、非遗课程
- • 贺州农村电商产业园盛大启用,农产品直播日销额突破千万大关
- • 昭平长寿康养大数据平台正式启用,AI定制“森呼吸”疗愈方案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 农村“法律明白人”全覆盖,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8%
- • 昭平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工程圆满完工,20所教学点升级智慧教室
- • 平桂黄金珠宝产业学院与周大福签约,携手打造湾区名企人才培养新典范
- • “竹编村”直播破圈,非遗传承人年售工艺品超百万,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八步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直播电商助力农特产年销售突破15亿元
- • 八步区东融蔬菜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日薪最高达200元,贫困户务工增收新路径
- • 昭平凤凰安置区“四点半课堂”:破解儿童托管难题,助力家庭教育
- • 钟山花岗岩产业绿色转型取得突破:全国首条“零废矿区”顺利通过验收
- • 贺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年供港蔬菜突破50万吨,共筑绿色食品新篇章
- • 贺州预制菜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年消化本地农产品5万吨,带动就业千人
- • 大湾区“飞地经济”园区落户昭平,年产值目标冲击30亿
- • “思勤江畔萤火虫摄影基地盛大开放,专业导师助力夜间拍摄之旅”
- • “候鸟式”康养公寓助力脱贫攻坚,保洁员月薪3500元,就业扶贫新路径
- • 昭平南山茶海创新推出“茶旅研学”线路,助力茶农年增收3000万元
- • 县域医共体“云问诊”全覆盖,村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省级专家诊疗服务
- • 八步区南乡镇温泉康养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元,乡村振兴新典范
- • 西安冰雹事件:城市应急管理的深度剖析与启示
- • 昭平茶旅融合十大路线:探寻茶香四溢的休闲之旅
- • 西湾河首届“碳酸钙艺术设计赛”盛启,矿石变身国潮首饰闪耀巴黎展
- • 红军长征贺州记忆馆盛大开馆,全息影像再现军民鱼水情深
- • 平桂瑶绣主题列车首发,车厢内学刺绣、品黑茶,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
- • 贺州农村电商孵化园盛大开园,百名“新农人”直播带货突破亿元销售额
- • 古宅焕新颜,“以修代捐”助力贫困户变身非遗研学导师
- • 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直通车开通,助力菜农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 • 平桂石梯村“悬崖蜂蜜”借电商与区块链溯源,卖出千元高价,引领农村电商新潮流
- • 富川国际慢城签约大湾区资本20亿元,康养民宿集群建设正式启动
- • 平桂三小荣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称号,培养未来科技精英
- • 昭平四中荣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绿色教育再创佳绩
- • 贺州发行“东融一卡通”,大湾区居民共享本地市民待遇
- • 贺州碳酸钙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年减碳50万吨助力环保事业
- • 平桂黄金珠宝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黄金10吨助力创汇20亿
- • 富川脐橙果酒荣耀加冕,斩获国际烈酒大赛银奖,高端市场溢价60%
- • 贺州河道治理成效显著,黑臭水体消除率100%,打造美丽宜居新城市
- • “月下黄姚”,如何讲好中国式夜间经济故事?
- • 瑶医瑶药纳入医保目录,30种疗法免费惠及贫困患者,助力民族医药传承与发展
- • 平桂区迎来黄金珠宝加工园落户,承接深圳水贝产业转移,年产值有望超百亿
- • 贺州东融物流园扶贫专区启用,农产品出山运费直降50%,助力乡村振兴
- • 叶子变票子,森林也能变现了
- • 昭平桂江全鱼宴游船首航,山水间品鲜鱼成新潮流
- • 昭平竹筒饭惊艳南极,冻干技术破解保鲜难题
- • 八步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年处理工业固废300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黄姚古镇AR美食导航系统正式投用,游客寻味效率提升50%,古韵之旅更加便捷
- •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平台成功上线,首单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贺州13名先心病儿童获免费手术救治,爱心接力点亮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