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农科院育成“长寿1号”富硒稻,亩产900公斤创纪录,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在水稻育种领域传来喜讯,成功育成了一种名为“长寿1号”的富硒稻新品种。该品种亩产高达900公斤,创下了我国水稻种植的新纪录,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长寿1号”富硒稻的育成,是贺州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多年辛勤努力的成果。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等特点,是贺州市农业科研人员针对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经过多年选育、试验、示范、推广而形成的新品种。
据了解,“长寿1号”富硒稻在贺州市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中,亩产达到了900公斤,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我国水稻种植的历史纪录,也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该品种的育成,对于提高我国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长寿1号”富硒稻的育成,得益于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在水稻育种方面的深厚底蕴和先进技术。该院一直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结合本地品种优势,进行科学选育,成功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较高产量和品质的水稻新品种。
“长寿1号”富硒稻的推广种植,对于推动贺州市乃至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品种的高产特性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业产值,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富硒稻富含硒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最后,该品种的抗病、抗倒伏等特点,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在“长寿1号”富硒稻的育成过程中,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的原则。该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推动“长寿1号”富硒稻的产业化发展,让更多农民受益。
面对未来,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努力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该院也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我国水稻育种技术水平的提升。
总之,“长寿1号”富硒稻的育成,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它不仅刷新了我国水稻种植的历史纪录,更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优良品种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 • 贺州首创“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助力就地解决就业1.2万人
- • 昭平县茶产业大数据中心启用,六堡茶年产值增长40%:昭平茶产业迈向智能化发展新篇章
- • 昭平瑶寨篝火订婚夜走红,情侣体验火把传情仪式,浪漫传统与现代浪漫的完美融合
- • “脐橙贷”普惠到村,凭信用秒批低息贷款,助力乡村振兴
- • 明代抗倭英雄毛温陵墓修复完成,海防精神展馆同步开放,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
- • 贺州学者考证:徐霞客秘访姑婆山,佚失游记片段重见天日
- • 贺州市重磅发布“东融2.0政策包”:湾区企业落户最高奖励8000万元
- • 石匠祭祖仪式数字化复原:3D投影再现百年采矿历史
- • 贺州首条“供港蔬菜基地研学线”上线,亲子采摘+农耕体验火爆大湾区
- • 大湾区艺术家驻村计划成果展启幕,废弃农具变身装置艺术,展现乡村振兴新风采
- • 贺州启动“濒危方言抢救计划”,AI助力瑶语壮语古老发音录存
- • 贺州电子信息产业园盛大开园,大湾区20家智能终端企业签约入驻,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钟山花岗岩矿区扶贫公寓落成,300户矿工家庭免费入住助力脱贫攻坚
- • 全国最大粉葛深加工基地投产,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平桂区试点“乡村元宇宙”,虚拟古镇助力旅游增长40%
- • 八步区村级集体经济“飞地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年发电收益突破千万元大关
- • 钟山油茶宴非遗标准发布,油茶树种植面积三年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百万棵,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大湾区数字贸易港启动,直播电商基地年培训主播千人,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石梯村悬崖蜂蜜借助区块链溯源,电商平台卖出千元高价,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 • 珊瑚镇硅矿探明储量破亿吨,半导体材料产业园动工,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昭平智慧茶山:物联网助力产业升级,覆盖率达70%,成本降低20%
- •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成,种养结合模式助力收益提升70%
- • 黄姚古镇美食街国庆期间客流爆棚,豆豉辣酱日销20吨,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 • 古村落焕新颜,深坡文创节开幕,宋代石板街变身国潮打卡地
- • 黄姚古镇创新推出豆豉文创雪糕,游客打卡助力二次消费新潮流
- • 瑶医瑶药普惠工程正式启动,30个村卫生室设立“瑶药角”
- • 贺州历史名人IP形象发布:Q版周渭、漫画陈钦萌化出圈,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残疾人数据标注员培训结业,居家就业助力破解增收难题
- • 黄多多纽约大学课堂照引热议!网友直呼:素颜太美了
- •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沉浸式剧场开放,全息技术再现革命烽火,传承红色基因
- • 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挂牌,光伏+农业年发电量超2亿度,绿色转型引领未来
- • 腊味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腊肠出口RCEP国家,传承与创新共绘美好未来
- • 平桂区迎来黄金珠宝加工园,承接深圳水贝产业转移,年产值有望突破百亿
- • 石材废渣制环保砖生产线成功投产,年消纳废料5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龙母诞”民俗节首设宠物祈福专场,萌宠经济助力文旅消费新风口
- • 贺州历史名人展亮相纽约联合国总部,周渭廉政思想引发国际关注
- • 古法酸菜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八步酸菜厂年产值破千万,传统美味再焕新生
- • 贺州首条“供港蔬菜基地研学线”上线,亲子采摘+农耕体验引爆大湾区亲子游热潮
- • 西湾河十里画廊骑行道全线贯通,租车即送碳酸钙矿石盲盒,畅游自然之美!
- • “七夕河灯漂流破纪录,桂江放灯10万盏引央视直播”
- • “睡眠急救站”正式开诊,全流程睡眠障碍干预服务助您重拾优质睡眠
- • “仙回瑶乡草木染艺术季:植物染作品闪耀米兰设计周,传统技艺绽放新光彩”
- • 贺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钙基新材料技术引领国际潮流
- • 冬至佳节,万人共制非遗美食“百家糍粑宴”破纪录,庆丰年氛围浓厚
- • “重走潇贺古道”国际徒步大会盛大启幕,探寻历史名士足迹之旅即将开启
- • 富川秀水状元村国学研学基地与大湾区50所学校达成战略合作,传承国学文化
- • 贺州百岁老人秘方展揭幕,瑶药养生智慧引发国际学界广泛关注
- • 荒山变金山,光伏板照亮脱贫路——村集体年增收反哺贫困户的奇迹
- • 昭平六堡茶生态茶园扩种至10万亩,助力茶农人均增收万元
- • 南乡温泉光影剧场首演《瑶岭幻境》,全息投影演绎创世神话,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之旅
- • “瑶寨篝火电影节:红花镇民族文化的璀璨盛宴”
- • 富川秀水状元村与大湾区50所学校携手,共筑国学研学新篇章
- • 钟山十里画廊石林迷宫开放,喀斯特峰丛成为攀岩爱好者新宠
- • 贺州东融广场盛大开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 • 贺州农村电商产业园盛大启用,年销售特色农产品突破15亿元大关
- • 南乡镇黑山羊乘冷链专车,48小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区域美食升级
- • 贺州市加大教育投入,新建10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学位1.2万个,破解“大班额”难题
- • 矿区遗址公园公益岗位助力百名下岗工人转型景区管理员
- • 深贺科创飞地落户深圳前海,50项专利技术助力贺州智造腾飞
- • 富川龟石水库荣膺国家级湿地公园,越冬候鸟种类丰富至156种
- • 昭平茶园跨界办“茶香音乐会”:采茶调融合电子乐引热议
- • “富川脐橙‘保险+期货’试点助力果农抗风险能力提升3倍”
- • 昭平茶农创新“茶园养老”模式,贫困户入股共享终身分红
- • 瑶乡梯田实景剧《赵金龙起义》震撼开演,200村民共筑史诗级盛宴
- • 铺门镇供港蔬菜基地创新模式,农业保险+期货助力菜农抗风险能力翻倍
- • 贺州建成广西首个“5G+智慧稻田”,无人机植保效率提升5倍,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农村电商直播村全覆盖,年销售额同比激增1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桂江生态移民安置小区竣工,500户库区渔民迁入智慧社区,开启新生活篇章
- • 平桂区迎来黄金珠宝加工园落户,承接深圳水贝产业转移,年产值有望超百亿
- • “职工‘学分银行’上线,职业培训积分兑换学历教育证书新篇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