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非遗工坊遍地开花,瑶绣、竹编年产值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贺州新闻网 阅读:8 2025-09-18 16:29:27 评论:0
贺州非遗工坊遍地开花,瑶绣、竹编年产值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近年来,贺州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非遗工坊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其中瑶绣、竹编两大传统工艺更是年产值突破亿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贺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瑶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贺州,瑶绣、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

瑶绣,作为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在贺州,瑶绣工坊遍地开花,许多村民纷纷投身于瑶绣的制作和传承。这些工坊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成为了展示瑶绣技艺的重要窗口。

在贺州市八步区的一个瑶绣工坊内,绣娘们正在忙碌地制作着各种精美的瑶绣产品。这些产品包括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等,既有传统风格,又有现代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据统计,该工坊年产值已达数百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竹编工艺也在贺州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贺州的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产品种类繁多。在贺州市昭平县的一个竹编工坊内,工匠们正在精心编织着各种竹编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成为了贺州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贺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工坊的建设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政府的引导下,贺州的非遗工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统计,目前贺州市共有各类非遗工坊近百家,从业人员超过千人。其中,瑶绣、竹编两大工坊的年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广大民间艺人的辛勤付出。

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贺州的非遗工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许多工坊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艺交流等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非遗事业。这些年轻人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还不断进行创新,为非遗工坊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贺州的非遗工坊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未来的发展中,贺州市将继续加大对非遗工坊的支持力度,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让瑶绣、竹编等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贺州新闻纵横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