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绣、长鼓舞进校园!贺州民族学校非遗课程全覆盖,传承民族文化新篇章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教育,旨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广西贺州,一所民族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瑶绣、长鼓舞等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实现了非遗课程的全覆盖,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窗口。
贺州民族学校地处瑶族聚居区,这里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将瑶绣、长鼓舞等非遗项目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瑶绣,作为瑶族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在贺州民族学校,学生们通过学习瑶绣,不仅掌握了这门传统技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瑶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学校开设了专门的瑶绣课程,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瑶绣传承人担任教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亲手体验瑶绣的 *** 过程。从选材、构图、刺绣到成品,学生们一步步学习,逐渐掌握了瑶绣的精髓。
长鼓舞,作为瑶族更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以其独特的节奏和优美的舞姿,展现了瑶族人民的热情与豪放。贺州民族学校将长鼓舞纳入体育课程,让学生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瑶族文化的魅力。学校定期组织长鼓舞比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技艺,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除了瑶绣和长鼓舞,贺州民族学校还开设了其他非遗课程,如瑶族刺绣、瑶族银饰 *** 、瑶族山歌等。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为了确保非遗课程的有效实施,贺州民族学校还与当地文化部门、非遗传承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校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授课,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非遗展览和比赛,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艺。
贺州民族学校的非遗课程全覆盖,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非遗课程建设,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贡献力量。
总之,贺州民族学校非遗课程全覆盖的成功实施,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学校将加入这一行列,让民族文化在校园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 • 贺州建成华南首个“5G+无人农场”,机器人插秧效率提升8倍,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钟山县红色研学基地挂牌,农家乐年接待学生超5万人次,助力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 • 高龄补贴助力民生,贺州一季度发放1111万元惠及6万群众
- • 乡村振兴基金首投5亿元,打造10个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富川立新安置区配套万亩脐橙园,搬迁户人均年增收6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鹅塘万亩荷塘举办荷叶时装秀,非遗瑶绣与现代高定融合引热议
- • 平桂瑶族银匠村年销破亿,抖音直播间秒空万元手工项圈,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红色旅游带火“红军餐”产业,脱贫户农家乐日接待超百人
- • 石材废渣制环保砖生产线投产,年消纳废料50万吨,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 • 昭平有机茶品牌价值超50亿,数字茶园直供欧盟高端市场,引领茶业新潮流
- • 瑶族风雨桥群申遗启动,古村落保护助力旅游增收新篇章
- • 富川瑶族“蝴蝶歌”传承人直播教唱,百万网友在线学习非遗山歌
- • 贺州高端母粒生产基地投产,助力我国打破日韩高端塑料原料垄断
- • 钟山花岗岩矿区扶贫公寓落成,矿工家庭免费入住温暖家园
- • “竹编元宇宙”惊艳上线,扫码体验非遗工艺品的虚拟编织之旅
- • 富川粤桂协作产业园定向招工,助力留守妇女就业新篇章
- • 钟山贡柑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扫码即可追溯全生命周期数据
- • 西安冰雹事件:当自然按下城市“暂停键”
- • “红花镇瑶寨篝火电影节:露天放映百部民族题材经典,传承民族文化之光”
- • 平桂瑶绣数字藏品上线,非遗传承人作品登陆区块链,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潇贺古道危房改造竣工,200户村民喜迁风貌统一新居
- • 钟山县石材循环经济园产值突破百亿,绿色转型引领全国标杆
- • 贺州荣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固废利用率高达95%
- • 桂江生态游船首航启航,千年悬棺崖画与白鹭栖息岛共绘生态画卷
- • 红色教育融入校园,万名学生与老兵结对,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帮扶传奇
- • 贺州首条“供港蔬菜基地研学线”上线,亲子采摘+农耕体验燃爆大湾区亲子游市场
- • 贺州香芋品牌闪耀国际舞台,外籍网红直播带货创百万订单佳绩
- • 华润电力投资80亿建设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 • 贺州河道治理成效显著,黑臭水体消除率100%,打造水清岸绿新景观
- • 富川瑶绣包装设计获奖,非遗美食礼盒闪耀巴黎食品展
- • 南岭民族走廊研学基地盛大开营,千名学生共赴瑶族“盘王节”民俗之旅
- • 昭平六堡茶产业再攀高峰,综合产值突破50亿,品牌价值跃居广西前三
- • 昭平茶油跨界美妆,山茶籽面膜首月销售额破百万,引领健康护肤新潮流
- • 富川瑶乡“区块链脐橙”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了解生长全周期
- • 大湾区“飞地经济”园区落户昭平,年产值目标冲击30亿
- • “富川AI瑶厨机器人惊艳数博会,3分钟复原古法油茶技艺”
- • 昭平水电站增效扩容,年发电量提升40%,助力10万农户脱贫致富
- • 贺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验收,钙基新材料技术引领国际潮流
- • 平桂区矿山复垦区变身万亩花海,年吸引游客超百万,生态旅游新地标
- • 钟山花岗岩绿色矿山通过国家认证,智能开采技术助力成本降低30%
- • 《桂东游击队创始人吴赞之日记公开,揭秘潇贺古道游击战秘史》
- • 南岭民族走廊研学基地开营,千名学生共赴瑶族“盘王节”民俗之旅
- • “秀水状元村科举文化体验周:AI考官智能判卷,颁发状元证,传承千年科举文化”
- • 富川国际慢城美食节盛大开幕,瑶族簸箕宴单日营业额创历史新高
- • 贺街镇百年宗祠焕新颜,变身文化礼堂,村民家门口享国学、非遗课程
- • 桂江渔民转产扶持计划:千艘渔船华丽变身,生态观光船助力绿色发展
- • 桂江鱼干非遗工坊获千万融资,古法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助力传统美食走向国际舞台
- • 贺州市启动“乡村教师关爱工程”,偏远山区教师津贴翻倍,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启动,重奖非遗传承新生代,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全国首条建筑垃圾再生生产线投产,年消纳固废200万吨,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 •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试点成效显著,累计发放低息贷款1.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潇贺古道国际马拉松:选手穿瑶服跑秦汉石板路,非遗文化与现代体育完美融合
- • 八步区“控辍保学”动态清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教育公平再迈新台阶
- • “午托+晚托”一体化服务全面推广,助力公办学校覆盖率达90%
- • “打铁花”非遗表演焕新,无人机焰火秀同步点亮夜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平桂矿区复垦区华丽转身,变身万亩花海,年吸引摄影游客超50万人次
- • 潇贺古道扶贫驿站启用,村民摆摊卖土产日入千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生态循环养猪场投产,粪污转化有机肥助力万亩果园绿色发展
- • 昭平六堡茶联农带农分红比例提至60%,品牌价值跻身全国前3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深贺产业飞地园区落户深圳,30家贺企对接湾区科创资源,共筑创新高地
- • 昭平南山茶海荣膺“中国最美生态茶园”,茶旅融合收入突破15亿
- • 大湾区市民热情高涨,撂荒地变身共享菜园,认领面积超千亩
- • 瑶绣非遗工坊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绣娘月均收入达6000元
- • 钟山古戏台复排百年桂剧《临贺长歌》,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传统艺术魅力再现
- • 昭平瑶寨姑娘节焕新风尚:汉服爱好者跨界打卡民族盛装
- • 《桂东滋味》贺州美食纪录片登陆Discovery频道,展现独特地域风味
- • 民国才女欧阳予倩故居修缮竣工,戏剧文化周将上演其经典剧目
- • 农村危房改造“以旧换新”,贫困户住进风貌统一新居
- • 非遗瑶绣工坊产业园盛大开园,年出口订单突破亿元大关
- • 贺州高新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年减碳量助力造林5万亩
- • 富川脐橙跨界联名气泡水上市,首月销量突破50万瓶,掀起健康饮品新潮流
- • 全国首条碳酸钙固废3D打印生产线投产,建筑废料变身文创雕塑引领环保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