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姚古镇荣登“全国非遗旅游小镇”,夜游经济收入翻番,再现千年古韵新风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众多古镇纷纷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众多古镇中,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的黄姚古镇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成功入选“全国非遗旅游小镇”,成为古镇旅游的新亮点。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黄姚古镇的夜游经济收入翻番,展现出千年古韵的新风采。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东北部,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古镇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素有“岭南之一镇”的美誉。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近年来,黄姚古镇积极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融入旅游发展中。古镇成功入选“全国非遗旅游小镇”,为古镇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黄姚古镇还大力发展夜游经济,让游客在夜晚也能领略古镇的魅力。
夜晚的黄姚古镇,华灯初上,灯火辉煌。古镇的街道两旁,古建筑群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典雅。游客们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感受着古镇的历史气息。此时,一场场精彩的非遗表演、民俗活动纷纷上演,让游客们目不暇接。
据悉,黄姚古镇夜游经济收入翻番,成为古镇旅游的一大亮点。古镇通过举办夜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游客们在欣赏古镇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到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
为了让夜游经济持续发展,黄姚古镇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古镇对景区内的道路、照明、停车场等进行了升级改造,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此外,古镇还积极引进各类文化演出、特色活动,丰富夜游内容,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黄姚古镇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古镇旅游发展提供了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黄姚古镇将继续秉承“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深入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之,黄姚古镇荣登“全国非遗旅游小镇”,夜游经济收入翻番,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黄姚古镇将继续传承千年古韵,展现新时代的新风采,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 • 钟山县红色研学基地挂牌,农家乐年接待学生超5万人次,助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 • 昭平茶祖祭祀大典跨国直播,日韩茶道代表团现场研学文化交流新篇章
- •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成,种养结合收益提升70%:绿色农业发展的新典范
- • 贺州南岭民族走廊文化馆盛大开馆,瑶壮汉三族共生史诗首展精彩呈现
- • 灵活就业公积金贷款助力超万人,累计发放3.48亿元!
- • 贺州历史名人展闪耀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周渭廉政思想引发国际共鸣
- •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20万亩林地成功纳入粤港澳碳市场
- • 千人戴猫面具共舞破纪录,“非遗”火猫舞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 • 土瑶长桌宴升级,高山流水敬酒仪式,游客挑战瑶歌对唱,体验瑶族文化盛宴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贺州配送中心日均发货量超千吨,保障民生供应
- • “红军长征过贺州”数字纪念馆上线,AI技术助力湘江战役补给线复原
- • 贺州黄姚豆豉:千年古法发酵工艺焕发新生,入选国家级非遗
- • “职工‘学分银行’上线,职业培训积分兑换学历教育证书新篇章开启”
- • 昭平桂江全鱼宴游船首航,山水间品鲜鱼开启休闲新潮流
- • “壮汉双语教学示范校”增至20所,民族语言与普通话双通道教学助力民族教育发展
- • 贺州“世界长寿市”认证五周年:百岁老人比例突破联合国标准三倍,健康长寿之谜揭开?
- • 贺州生态产业园携手华为,共筑智慧农场新标杆
- • “百家灶”饮食文化体验园盛大开园,一村一灶传承古法烹饪技艺
- • “红色小讲解员”培训计划启动,千名少年传承革命精神
- • 桂粤湘(贺州)跨省合作示范区获批,共建“向海经济走廊”: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BBC纪录片《潇贺先贤》开拍,探寻岭南文明的世界性贡献
- • 千年瑶寨盛启“瑶浴养生节”,600年药浴配方传承焕新光彩
- • 昭平桂江生态廊道修复工程竣工,沿岸10万村民受益,共筑绿色家园
- • 富川脐橙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助力3万果农增收致富
- • 昭平智慧茶山:物联网助力产业升级,覆盖率达70%,成本降低20%
- • 粤港澳研学基地落户姑婆山,湾区学生探秘“世界长寿市”生态之旅
- • 贺州历史名人VR元宇宙上线,全球网友可“穿越”对话先贤
- • 富川粤桂协作数字果园亩产提升35%,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昭平村级卫生室远程问诊系统连通三甲医院,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昭平凤凰安置区“四点半课堂”:破解儿童托管难题,助力家庭教育
- • 零碳示范园区实现并网发电,光伏覆盖率100%,绿色未来已来
- • 平桂现代农机产业园投产,丘陵山地智能农机填补国内空白,助力农业现代化
- • 贺州潇贺古道申遗启动,秦汉驿道遗迹发现罕见图腾石刻,揭秘千年古道的历史密码
- • 贺州积极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项目库储备超300亿,助力绿色发展
- • 壮族“蚂拐节”:稻田放生万只青蛙,祈愿生态回归与丰收
- • 民国戏剧大师欧阳予倩故居焕新变身沉浸剧场,《桃花扇》全息版首演惊艳亮相
- • 贺州市创新“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助力就业新突破
- • 土瑶深寨火塘文化申遗工程启动,全球征集史诗吟唱录音,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大湾区智慧农业企业投资5亿打造“数字脐橙”示范基地,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大湾区“科创飞地”落地贺州,50项专利技术转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崛起
- • 昭平竹筒饭惊艳南极,冻干技术破解保鲜难题
- • “深贺携手,数字结对: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备份基地落户贺州,共筑智慧未来”
- • 贺街古镇打造无障碍旅游示范街,盲道延伸至所有历史景点,让旅游无障碍,共享美好生活
- • 钟山首个智慧农贸市场正式投用,大数据屏实时公示菜价源头,引领智慧生活新潮流
- • 瑶族新娘“哭嫁歌”:AI修复与濒危方言的有声字典
- • 贺州荣膺“世界长寿市”认证五周年,百岁老人比例领跑全球三倍
- • 壮族嘹歌改编交响乐,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南岭和声》——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华彩篇章
- • 南乡镇黑山羊全宴地图发布,瑶寨篝火夜宴一票难求,探索神秘民族风情之旅
- • 贺州推出“东融税收优惠20条”,湾区企业投资可享三年免税政策
- • 钟山贡柑出口RCEP国家订单激增200%,成为东盟市场新宠
- • 昭平茶荣登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有机茶出口均价翻番
- • 红色教育公益岗位扩容,退伍军人优先录用为景区讲解员,传承红色基因
- • 桂粤湘(贺州)跨省合作示范区获批,共建“向海经济走廊”: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贺州首届民族校园戏剧节盛大开幕,《过山瑶史诗》展现民族魅力
- • 八步区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圆满完成,全面实现建制村双车道通行
- • 黄多多纽约校园生活引热议,星二代教育方式再成焦点
- • 非遗传承班覆盖全区中小学,瑶族盘王节舞蹈融入校本课程,文化瑰宝焕发新生
- • 教育基金会爱心接力,800万元助力2000困难学子圆梦校园
- • 贺州平桂区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崛起,年供粤港澳鲜菜超10万吨
- • 贺街牛肠酸汤底秘方申遗成功,酸辣风味年吸引食客超50万人次
- • 贺州首创“乡村振兴积分超市”,环保行为可换生活物资,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西湾街道“扶贫家政”品牌崛起,金牌月嫂包车直达大湾区上岗
- • 姑婆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揭牌仪式圆满成功,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
- • 昭平木格白玉苦瓜宴荣膺“中国生态养生名宴”称号,绿色美食引领健康潮流
- • 钟山花岗岩绿色矿山荣获国家认证,智能开采技术助力成本降低30%
- • 大湾区游客专享:高铁站至景区“免费接驳+电子导览”一键通,畅游无阻!
- • 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升级,惠及企业超3700户次,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桂江鱼干预制菜爆红,传统古法工艺引领渔船转型新风尚
- • 残疾人AI数据标注员培训班结业,居家就业月薪可达4000元,开启新生活篇章
- • 千亩冷泉香米基地建成,联名品牌成功打入高端市场
- • 昭平茶山马拉松激情开跑,选手们在万亩生态茶园中穿梭
- • 贺州市发布“东融2.0政策包”:湾区企业落户最高奖励8000万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