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金山”:光伏板助力村集体增收反哺贫困户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形式,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众多光伏扶贫项目中,有一项创新举措引人注目:荒山上种满光伏板,村集体年增收反哺贫困户。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利用了荒山资源,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让贫困户共享发展成果。
荒山,曾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一大难题。一方面,荒山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荒山的存在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在光伏扶贫项目的推动下,荒山逐渐变成了“金山”。
在河北省某县,当地 ***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光伏发电项目引入荒山。通过科学规划,将荒山划分为光伏发电区域,并在山丘上安装光伏板。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荒山资源的闲置问题,还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发电。
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为村集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据当地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自从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后,村集体年收入增长了50%,达到了数十万元。这笔收入主要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和贫困户的帮扶。
在光伏发电项目的收益分配中,村集体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如修建道路、安装路灯等。另一部分资金则用于帮扶贫困户。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让贫困户参与到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中,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提高了他们的技能。
在光伏发电项目的带动下,贫困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张大爷,如今在光伏发电项目中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年收入增加了近万元。张大爷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只能靠种地、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苦。现在,有了光伏发电项目,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光伏发电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光伏板覆盖了荒山,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肥力。此外,光伏发电项目还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贡献了力量。
当然,光伏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光伏板安装、维护等环节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对村民来说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此外,光伏发电项目的收益分配也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确保贫困户真正受益。
总之,荒山种满光伏板,村集体年增收反哺贫困户的举措,为我国光伏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光伏发电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让更多贫困户共享发展成果,助力我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 • 贺州市加大教育投入,新建10所义务教育学校破解“大班额”难题
- • 昭平有机茶出口量连年翻番,欧盟认证茶园成外贸新标杆
- • 贺州农村电商孵化园盛大开园,百名“新农人”直播带货创亿销售额新纪录
- • 南岭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落盛大开馆,全景展现瑶壮百年农耕史诗
- • 大湾区金属新材料龙头投资50亿落户贺州,打造稀土深加工全产业链
- • 潇贺古道徒步大会新增红色路线,重温桂东游击队征途,传承革命精神
- • 八步区民族融合村:三族共居共庆百年节俗,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人民日报》
- • 黄姚古镇演绎《寻梦潇贺》:NPC带游客解密千年商帮传奇
- • 平桂区小凉河休闲农业带年产值突破5亿,农事体验成新热点
- • 南乡温泉光影剧场首演《瑶岭幻境》,全息投影演绎创世神话,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 • 钟山黑木耳智慧大棚投产,单位产量提升30%,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富川粤桂协作数字果园亩产提升35%: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 • 富川瑶绣产业蓬勃发展,非遗工坊助力绣娘增收年产值超2亿
- • 八步南乡鸭全宴成美食新宠,单店日销鸭子超300只
- • 佛山—贺州产业协作示范区成功落地,年承接转移项目投资超百亿
- • 腊味古法腌制大赛盛大开幕,百户农家传承千年秘方技艺
- • 瑶医文化体验馆盛大开馆,30种古老疗法免费体验,传承瑶族智慧,感受民族瑰宝
- • 昭平长寿膳食进校园,5万学生每周免费享用养生油茶,助力健康成长
- • 钟山腊味引领行业新潮流:区块链溯源技术助力品质保障
- • 平桂公会扣肉预制菜走红电商,年销100万份成宴席爆款
- • 周渭祠数字孪生系统上线,虚拟税官带你领略宋代廉政制度魅力
- • 贺州庆贺世界长寿市认证十周年,发布“长寿基因图谱”科研成果
- • 八步区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大湾区订单占据产能70%
- • 昭平木格白玉苦瓜宴荣膺“中国生态养生名宴”称号,展现绿色饮食新风尚
- • 钟山县积极推进“绿色农房”改造,节能建筑覆盖率显著提升至70%
- • 昭平桂江生态廊道修复工程竣工,沿岸10万村民受益显著
- • 废弃矿区变身科幻风露营地:星空下矿坑灯光秀惊艳夜空
- • 平桂草药集市复兴,瑶医义诊助力健康,单日接诊超千人
- • 华大基因精准医疗中心落户,基因检测成本大幅下降40%,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 • 周渭祠数字孪生系统上线,全息投影演绎宋代税制改革,历史重现新篇章
- • 桂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地,粤桂联合投入修复资金5亿元,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 • 农村公交“一元通”全县覆盖,刷老年卡免费乘车,日均服务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平桂“妈妈岗”灵活就业平台助力3000名留守妇女接单缝纫增收
- • 昭平县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工程圆满收官,50个教学点焕新启航
- • 《商帮迷局》黄姚古镇剧本杀全新上线,NPC全员古装沉浸式破案体验来袭!
- • 平桂黄金珠宝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黄金10吨助力创汇20亿
- • 00后瑶绣女孩荣膺“乡村文化守护人”,获百万传承基金助力非遗传承
- • 桂江鱼干非遗工坊获千万融资,古法技艺结合冻干技术闯国际市场
- • 瑶绣非遗工坊惊艳巴黎时装周,传统纹样绽放高定服饰新风采
- • 百里水墨画廊热气球之旅:俯瞰喀斯特峰林日出的绝美画卷
- • 潇贺古道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工,预计年客流量突破百万
- • 贺州富硒水稻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长寿米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健康生活新风尚
- • 平桂三小荣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称号,培养未来科技精英
- • 贺州“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上线,智能推荐百款时令菜,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深圳教育集团结对贺州10所乡村学校,远程教研常态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爱心车间”:残疾人在温馨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月均工资4500元
- • 昭平智慧茶山引领农业现代化,物联网覆盖率达70%,亩均成本降20%
- • 秀水状元村科举文化实景剧首演,游客可亲身体验“殿试夺魁”
- • “风电光伏+牧场:风光牧互补模式助力联合国减贫案例”
- • “龟石湿地国际候鸟摄影赛获奖作品惊艳亮相,直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 • 探寻千年古韵:公安镇祈泉仪式复原与瑶族古调吟诵引学者热议
- • 贺州发布文化传承十年规划,打造“南岭民族文化基因库”
- • 钟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竣工,助力留住青年教师超800人,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贺州首条“农业观光轻轨”通车,开启乡村旅游新篇章
- • “候鸟式”康养公寓盛大开业,湾区老人可异地医保结算入住,养老生活再添新选择
- • “全面覆盖,贴心服务:打造全区90%公办学校“午托+晚托”一体化新模式”
- • 富川秀水状元村与大湾区50所学校携手,共筑国学研学新篇章
- • 非遗油茶香飘万家,百个社区标准化制作点助力低保户免费品尝
- • 古法冷榨茶油技术引领国际潮流,高端油品单价突破千元大关
- • 古宅焕新颜,贫困户变身非遗研学导师——“以修代捐”活化利用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预制菜产业园启用机器人生产线,产能提升3倍,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
- • 昭平有机茶品牌价值超50亿,数字茶园直供欧盟高端市场,引领绿色消费新潮流
- • 桂江鱼干预制菜爆红,传统古法工艺引领渔船转型新风尚
- • 八步香芋深加工基地投产,冻干香芋脆片抢占东南亚零食市场
- • “全区中小学普及心理健康筛查,AI预警系统助力防范极端事件”
- • “县管校聘2.0”改革深化,城乡教师轮岗比例突破40%: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 • 全县推广“AI普通话教师”,助力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提升
- • 非遗传承班走进全区中小学,瑶族盘王节舞蹈焕发新生
- • 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升级改造,VR技术重现革命家英容
- • 昭平六堡茶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站升级改造,新增6部电梯,全面实现“无障碍出行全覆盖”
- • 贺州“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全省推广,项目落地提速60%,助力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