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创新招商模式,试行“链长制”助力产业链精准对接湾区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贺州市作为我国华南地区的重要城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创新招商模式,试行“链长制”,以12条产业链为抓手,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需求,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链长制”是指由 *** 部门指定专人担任产业链“链长”,负责产业链的规划、培育、引导和协调工作。贺州市通过实施“链长制”,旨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贺州市共确定了12条重点产业链,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这些产业链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实施“链长制”过程中,贺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产业链精准对接湾区需求。首先,建立产业链数据库,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掌握产业链发展现状和需求。其次,组织产业链招商团队,针对湾区市场需求,开展精准招商。再次,搭建产业链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融资对接等服务。
此外,贺州市还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项目洽谈会等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积极引进湾区优质企业和项目,带动贺州市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链长制”的推动下,贺州市产业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更加紧密,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产业链与湾区市场需求对接更加精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电子信息产业链为例,贺州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贺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在“链长制”的推动下,贺州市电子信息产业链将继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优质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
新材料产业链是贺州市另一条重点产业链。近年来,贺州市加大新材料产业招商力度,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新材料企业。在“链长制”的推动下,贺州市新材料产业链逐步完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未来,贺州市将继续发挥产业链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产业发展。
总之,贺州市通过试行“链长制”招商,实现了产业链精准对接湾区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贺州市将继续发挥产业链优势,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 • “送教上门服务车”:百名教师为重症儿童定制课程,温暖覆盖每一乡镇
- • 大湾区“飞地经济”产业园落地,年产值有望冲击50亿元
- • 富川潇贺古道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工,年客流量预计突破百万!
- • 大湾区预制菜企业包销钟山贡柑,年采购量超5万吨,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钟山黑木耳智慧大棚投产,单位产量提升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贺州乡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助力文化振兴,覆盖所有行政村,年放映超万场
- • 贺州首创“生态积分超市”,村民垃圾分类可兑换生活物资
- • 西湾河首届“碳酸钙艺术设计赛”:矿石变身国潮首饰,惊艳登陆巴黎展
- • 贺州首个“黄金珠宝+碳酸钙”产业融合园落户八步,年产值目标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昭平油茶文化节盛大开幕,世界最大油茶擂钵亮相,万人共擂茶香四溢
- • 富川瑶族自治县编纂全国首套《瑶族文化校本教材》助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土瑶风情旅游带年营收破亿,民宿集群助力千人就业新篇章
- • 黄姚古镇焕新颜,AR沉浸式游览开启明清商帮故事之旅
- • “百家宴+元宇宙”盛大上线,全球网友云端共享瑶家美食盛宴
- • 昭平茶再创辉煌,国际茶博会金奖万元高价彰显品质魅力
- • 昭平有机茶品牌价值超50亿,数字茶园直供欧盟高端市场,引领绿色消费新潮流
- • 《南岭巾帼》开机:清代瑶族女首领盘兰英传奇搬上银幕
- • 粤桂家政培训基地落户贺州,月嫂、养老护理专业火爆招生,家政服务行业迎来新机遇
- • 潇贺古道数字博物馆盛大开馆,AR技术再现秦汉商队南岭穿越盛况
- • 平桂矿区万亩光伏农场并网发电,年收益助力乡村振兴3000万元
- • 瑶汉双语扶贫广播开播,政策解读助力深山瑶寨脱贫致富
- • 贺街镇百年宗祠焕新颜,变身文化礼堂,村民家门口享国学、非遗课程
- • 平桂碳酸钙矿石盲盒首发,创新体验融合科普研学
- • 贺州“零碳茶园”荣获国际认证,茶叶碳足迹追溯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平桂区小凉河休闲农业带年产值突破5亿,农事体验成为新热点
- • 全县中小学普及“智慧食堂”,刷脸支付助力减少排队时间70%
- • “共享厨房”孵化50个乡土美食IP,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月光光》童谣改编动画片荣获国家级奖项,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竹编村”直播破圈,非遗传承人年售工艺品超百万,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平桂矿区复垦区华丽转身,变身万亩花海,年吸引摄影游客超50万人次
- • 农村公交“一元通”全域开通,老年人刷脸免费乘车,便捷出行新时代
- • 贺州马蹄糕惊艳全国高铁,年供应量突破200万盒,传承美味走向全国
- • 比亚迪刀片电池关键材料项目落户钟山,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腾飞
- • 八步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年处理工业固废30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贺州预制菜产业园智能分装车间正式启用,产能再攀高峰,提升5倍
- • 钟山古戏台复排百年桂剧《临贺长歌》,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传统艺术魅力再现
- • 潇贺古道徒步大会新增红色路线,重温桂东游击队峥嵘岁月
- • 西安冰雹事件:当自然按下城市“暂停键”
- • 稻渔共生模式升级,莲塘镇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农业绿色发展再添新篇章
- • 贺州“世界长寿市”认证五周年:百岁老人比例突破联合国标准三倍,健康长寿之谜揭开?
- • 碳酸钙下游产业链延伸,可降解塑料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
- • 富川跨境旅游试验区正式启动,年接待东盟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壮族那文化农耕节重启,千人共祭稻神祈丰收
- • 大湾区金属新材料龙头投资50亿落户贺州,打造稀土深加工全产业链
- • 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荣膺国家级生态农场,碳汇交易助力增收千万
- • 贺州瑶族服饰惊艳纽约时代广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八步区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圆满完成,全面实现建制村双车道通行
- • 古明城瑶族婚俗非遗秀:游客化身新郎,挑战“拦门酒十重关”
- • 澳门中医药产业园落户富川,共筑“大湾区康养后花园”
- • 贺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验收,钙基新材料技术引领国际潮流
- • 平桂草药集市复兴,瑶医义诊助力健康,单日接诊超千人
- • 贺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投产,年处理工业固废能力突破80万吨
- • “古村落+写生基地”模式走红,年吸引艺术生超2万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贺州市启动历史名人遗迹修复计划,10处古迹荣登保护名录
- • 昭平安置区引入大湾区企业,月均工资达4000元,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钟山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满足3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富川特殊教育学校瑶鼓队惊艳亮相全国残运会开幕式,展现特殊风采
- • 瑶乡传统稻种“再生稻”复活,一季双收养活三代人
- • 贺州首座零碳园区正式并网发电,光伏覆盖率100%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
- • 八步南乡鸭全宴火爆来袭,单店日销鸭子超300只,食客纷纷慕名而来!
- • 贺州首届民族体育运动会盛大开幕,押加、板鞋竞速引领校园新风尚
- • 贺州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新材料与数字经济腾飞
- • 贺州首座零碳园区成功并网发电,光伏覆盖率100%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
- • 昭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收官,30万村民共享健康甘泉
- • 贺州潇贺古道申遗启动:秦汉驿道遗迹与罕见图腾石刻揭开神秘面纱
- • 潇贺古道沿线危房改造竣工,200户村民喜迁风貌统一新居
- • 瑶族新娘“哭嫁歌”:AI助力数字化保存,守护濒危文化瑰宝
- • 比亚迪刀片电池关键材料项目落户钟山,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 平桂区稻螺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推广,助力农民亩均增收4000元
- • 平桂高中再创辉煌: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8%,艺术生斩获清华美院合格证
- • “七夕河灯漂流破纪录,桂江放灯10万盏引央视直播”
- • “龟石湿地国际候鸟摄影赛获奖作品惊艳亮相,直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