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村第一书记潘向坚:党建+产业扶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白花村,一个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小村庄,曾经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然而,在之一书记潘向坚的带领下,白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党建+产业”扶贫的样板。
潘向坚,一个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 *** 员,自担任白花村之一书记以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白花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潘向坚深入调研,发现白花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于是,他提出了“党建+产业”的扶贫模式,旨在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首先,潘向坚加强了党组织建设。他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民需求,积极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同时,他还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内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在潘向坚的带领下,白花村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其次,潘向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他结合白花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种植特色水果、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的发展方向。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潘向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他还组织村民参加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在潘向坚的带领下,白花村的水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村民们通过种植特色水果,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改善了生活环境。同时,乡村旅游的兴起,也为白花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白花村,体验乡村风情,品尝特色水果,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如今,白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容村貌整洁优美,村民生活幸福美满。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潘向坚的辛勤付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 *** 员的初心和使命。
“党建+产业”扶贫模式在白花村的成功实践,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潘向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带领村民,发挥党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总之,白花村之一书记潘向坚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更多贫困地区带去了希望。在党的领导下,相信白花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 • 富川潇贺古道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工,预计年客流量突破百万
- • 钟山职校与格力电器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定向就业率超95%,校企合作新典范
- • 黄姚古镇门票收入反哺扶贫,村民年分红最高达1.2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瑶医药产业园签约广药集团,10款瑶浴产品即将亮相市场
- • 《清明上河图》芋雕神作横空出世,冷泉香芋雕刻大赛展艺术魅力
- • “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启动,碳酸钙行业劳模开讲职业启蒙课,助力青少年树立正确职业观
- • 昭平有机茶品牌价值超50亿,数字茶园直供欧盟高端市场,引领绿色消费新潮流
- • 《风味人间》聚焦昭平茶宴,茶香鸡与绿茶糍粑引全国吃货垂涎
- • 昭平茶油跨界美妆,山茶籽面膜首月销售额破百万,引领健康护肤新潮流
- • 贺州教师发展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三年内全员轮训助力数字教学能力提升
- • 富川龟石水库移民新村荣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称号
- • 桂江鱼干预制菜爆红,传统古法工艺引领千艘渔船转型升级
- • 大湾区“飞地经济”园区落户昭平,年产值目标冲击30亿
- • 跨境金融服务中心挂牌,大湾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百亿大关
- • 古村落焕新颜,智慧消防守护200栋木屋安全
- • 残疾人AI数据标注员培训班结业,居家就业月薪可达4000元,开启新生活篇章
- • “百名大学生携手助力,公安镇留守儿童“四点半课堂”温暖启航”
- • 贺州打造华南地区“5G+无人农场”,机器人插秧效率飞跃提升8倍
- • 瑶族铜鼓音乐节盛大开幕,电音DJ混搭千年鼓点燃爆现场
- • 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尾矿50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富川秀水状元村与大湾区50所学校携手,共筑国学研学新篇章
- • 黄姚古镇旅游收益反哺扶贫,村民年分红最高达1.5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县管校聘改革深化,城乡师资流动比例达35%,教育均衡发展迈向新台阶
- • 富川脐橙冷链物流中心启用,果农损耗率显著降低,助力乡村振兴
- • 广西首个绿色金融试验区在贺州落地,碳减排贷款额度突破百亿大关
- • 贺州绿色崛起,森林覆盖率创新高,空气质量连续六年全区第一
- • 瑶乡传统稻种“再生稻”复活,一季双收养活三代人
- • 钟山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可供40万户家庭使用
- • 现代农业示范园产值翻番,数字大棚技术助农亩均增收万元
- • 贺州农村电商产业园盛大启用,年销售特色农产品突破15亿元大关
- • 钟山县积极推进“绿色农房”改造,节能建筑覆盖率显著提升至70%
- • 富川瑶族自治县编纂全国首套《瑶族文化校本教材》助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客家千人灯笼宴点亮古村落,非遗竹编灯饰订单暴增300%”
- • 桂东国际陆港首发中欧班列,碳酸钙制品直抵波兰马拉舍维奇,开启跨国贸易新篇章
- • 全国首个碳酸钙产业扶贫基金成立,工人医疗教育费用全兜底,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乡村学校“暖冬工程”全覆盖,空调安装率100%,温暖冬日里的教育新篇章
- •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200万棵
- • 昭平北莱村古法造纸工坊走红,非遗产品年销售额超千万,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夜游临贺故城,全息投影带你穿越秦汉岭南风情
- • 贺州首个社区阅读示范点揭牌,家门口书香满溢,万册图书助力全民阅读
- • 京东农场落户昭平,智慧茶园助力茶农增收40%,昭平茶产业焕发新活力
- • 粉葛产业腾飞: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亿,功能性食品研发填补国内空白
- • 潇贺古道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工,预计年客流量突破百万
- • 昭平中学高考成绩斐然,600分以上人数增长50%,创十年最佳佳绩
- • “富川‘村BA’联赛助力夜经济繁荣,贫困户摊位月销突破5万”
- • 昭平竹筒饭南极之旅:冻干技术助力科考队美食保鲜
- • 贺州综保区跨境电商再创新高,单月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港货24小时直达粤桂消费圈
- • 平桂矿区改造二期竣工:万名塌陷区居民迁入智慧安居社区,开启新生活篇章
- • 贺州市首个社区阅读示范点揭牌,居民家门口即可借阅万册图书
- • 贺州发布“长寿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家企业获授权,助力乡村振兴
- • 八步区AI智慧物流园正式投用,农产品出村到湾区仅需6小时,助力乡村振兴
- • 古村落焕新颜,深坡文创节开幕,宋代石板街变身国潮打卡地
- • 钟山十里画廊写生基地与百所美院携手,年接待师生达2万人次,助力艺术教育发展
- • 潇贺古道扶贫驿站启用,村民摆摊日入千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籍中共早期党员黄士韬家书公开,揭秘省港大罢工历史细节
- • 平桂区藕莲天下示范区莲藕深加工出口东盟,亩产突破4000斤,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富川瑶绣全球设计大赛盛大启幕,非遗纹样闪耀国际大牌LV、GUCCI
- • 贺州学院获批硕士点,钙基新材料学科填补广西空白,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平桂区非遗美食街盛大开街,30家老字号集体亮相,传承美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贺州民俗大典》盛大问世:百名文化学者共绘民间智慧画卷
- • 贺州市智能抗旱灌溉技术助力10万亩农田丰收
- • 深贺产业飞地园区落户深圳,30家贺企对接湾区科创资源,共筑创新高地
- • 富川脐橙出口欧盟市场,深加工产品溢价500%,助力乡村振兴
- • 姑婆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揭牌仪式圆满成功,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
- • 岭南诗派鼻祖屈大均贺州行迹VR复原,游客穿越吟诗古道
- • 共享菜园模式兴起:市民认领土地助力农民增收新路径
- • 富川民族小学瑶族长鼓舞课间操惊艳亮相全国民族运动会
- • “粤桂协作帮扶车间”落户昭平,留守妇女日编百个竹篮出口,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开放大学“银龄学堂”开课,智能手机、养生课程火爆,助力老年人乐享晚年生活
- • 昭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收官,15万贫困人口告别饮水难题
- • 矿区子弟学校与大湾区名校结对,直播课堂共享优质师资,共筑教育新篇章
- • 红色旅游助力“红军餐”产业兴旺,脱贫户农家乐日接待超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