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四中荣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树立绿色教育典范
近日,广西昭平县第四中学(以下简称“昭平四中”)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这是对昭平四中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所取得显著成效的高度认可。昭平四中一直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培养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未来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昭平四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近年来,该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一系列举措,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首先,昭平四中注重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起绿色环保意识。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生态文明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生态文明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其次,昭平四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垃圾分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态文明,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环保社团,开展环保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再者,昭平四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生态文明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生态文明教育素养。此外,学校还邀请环保专家担任校外辅导员,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生态文明教育成果方面,昭平四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该校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环保创意大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同时,学校还积极向周边社区、企业推广生态文明理念,为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是对昭平四中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该校将继续秉承“绿色教育,筑梦未来”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为培养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未来人才而不懈努力。
昭平四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生态文明教育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总之,昭平四中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成果的体现,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鞭策。在今后的工作中,昭平四中将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未来人才,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薪火相传:解密黄田扣肉的三代匠心
- • “百家宴+元宇宙”惊艳上线,全球网友虚拟品尝瑶家美食盛宴
- • 平桂矿区变身生态农场,万亩向日葵花海成网红打卡地
- • 乡村百家衣习俗复兴,留守儿童手绣非遗作品义卖助学
- • 千亩高山云雾茶开采,茶旅融合助力村民户均增收3万元
- • 瑶医古方治未病中心盛大开业,百种草药制成文创香囊,传承千年智慧,守护健康生活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贺州配送中心日均发货量超千吨,保障民生供应
- • 贺州预制菜产业园签约大湾区十强企业,年消化本地农产品10万吨,共谋发展新篇章
- • 钟山零工市场:AI助力建筑工日结工资秒到账,便捷高效新体验
- • 百里水墨画廊热气球之旅:俯瞰喀斯特峰林日出的绝美画卷
- • 贺州首个农产品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启用,年销售额目标直指5亿元
- • 八步区“开年祭牛神”千年重启,百头耕牛披红挂彩祈丰收
- • 贺州市农村低保标准再提升,每人每年6000元,全面实现兜底保障
- • 秀水状元村打造“沉浸式科举体验”,汉服答题赢瑶绣奖品,感受古代科举文化魅力
- • 大湾区数据标注中心落户平桂,万名“AI训练师”在家门口就业
- • 平桂区“银龄讲学”计划正式启动,退休教师助力偏远教学点发展
- • 富川脐橙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酒果酱产品溢价300%,助力乡村振兴
- • 大湾区跨境金融服务中心挂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百亿大关
- • 潇贺古道国际马拉松:汉服飞扬,文化融汇,选手穿越千年石板路
- • 潇贺古道危房改造竣工,200户村民喜迁风貌统一新居
- • 黄姚古镇:辐射带动周边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 • 昭平“共享农机”APP注册用户突破万,使用率高达90%:助力农业现代化,创新服务模式
- • 桂江生态移民安置小区竣工,500户库区渔民迁入智慧社区,开启新生活篇章
- • 八步区厦岛安置区光伏项目年发电收益超3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酸菜荣登《舌尖上的中国》,老坛酸香征服全国味蕾
- • 贺州跨境电商业绩突飞猛进,RCEP订单占比高达六成
- • 黄姚古镇中秋柚子灯节回归,千盏柚子灯映照百年石板街,共谱中秋团圆梦
- • 昭平南山茶海创新推出“茶旅研学”线路,助力茶农年增收3000万元
- • 八步区“控辍保学”动态清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 • 古明城瑶族婚俗实景剧开演,游客可扮新郎体验“拦门酒”
- • 八步区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大湾区订单占据产能七成
- • 贺州开放大学“银龄学堂”开课,智能手机、养生课程火爆,助力老年人乐享晚年生活
- • 贺州市创新招商模式,试行“链长制”助力产业链精准对接湾区需求
- • 富川古瑶医药方公开,百种草药图谱助力康养产业发展
- • 石材废渣制环保砖生产线成功投产,年消纳废料5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中国长寿之乡康养产业园盛大投用,签约医养项目15个,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 • 富川粤桂协作产业园定向招工,助力留守妇女实现就业梦想
- • 古法酸菜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八步酸菜厂年产值破千万,传统美味再焕新生
- • 贺州长寿康养民宿集群盛大开业,药浴、瑶浴成主打体验,打造养生新地标
- • “互助养老”新模式:低龄老人照顾高龄,积分兑换生活物资
- • 西湾街道老旧小区光伏屋顶全覆盖,居民电费支出降七成,绿色生活新篇章
- • 亲子必玩:矿区小火车联动剧本杀,解密“宝藏地图”赢文创礼包
- • 富川全域长寿养生旅游线路盛大发布,串联12个瑶乡康养基地
- • 八步易迁社区建“微工厂”,宝妈缝制玩偶月入3000元,家门口就业新风尚
- • 富川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助力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率下降70%
- • 黄姚古镇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裸眼3D秀再现千年商埠繁华
- • 富川脐橙AI分拣系统正式投用,秒级检测助力产业升级
- • 钟山古法榨油技艺申遗成功,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
- • 平桂区藕莲天下产业园荣登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榜单
- • 土瑶风情旅游区年营收破3亿,民宿集群入选全国示范案例,乡村旅游新标杆!
- • 贺州经开区“跨省通办”专窗开通,大湾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直通车开通,助力菜农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 • 贺州大数据中心投运,助力粤港澳“东数西算”核心节点建设
- • 贺州首创“生态警察+无人机巡查”模式,助力破获跨省污染案23起
- • 贺州酸嘢产业腾飞,年产值突破5亿,真空包装助力全国市场拓展
- • 贺州与佛山携手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20家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大湾区石材采购中心落户平桂,年订单额超3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贺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万亩林地经营权流转激活绿色资本
- • 贺州首辆美食铛铛车正式运营,畅游30家老字号门店,品味传统美食新体验
- • 农村公交“一元通”全域开通,老年人刷脸免费乘车,便捷出行新时代
- • 桂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地,粤桂联合投入5亿元修复资金,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 • 贺州学院钙基新材料实验室成功突破纳米钙量产技术,助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昭平中学高考成绩斐然,600分以上人数增长50%,清北录取实现零突破
- • “塌陷区地心音乐会开唱,天然溶洞回声成乐器,打造沉浸式音乐盛宴”
- • 古宅焕新颜,贫困户变身非遗研学导师——“以修代捐”活化利用助力乡村振兴
- • 黄姚古镇美食盛宴年接待300万游客,豆豉产业营收突破亿元大关
- • 农村快递全面开花,进村率100%,日均收发件突破3万单
- • 贺州教育云平台3.0全新上线,AI精准诊断助力百万学业数据高效分析
- • 贺州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改革试点取得突破,首宗地块成功拍出1.2亿元
- • 平桂区龙井村洞穴餐厅爆红网络,月均营收突破百万!
- • 残疾人AI数据标注员培训班结业,居家就业月薪可达4000元,开启新生活篇章
- • “红色故事AI数字人”上线,千名青少年担任虚拟讲解员,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