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沉浸式剧场开放,全息技术再现革命烽火
近日,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沉浸式剧场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革命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这一创新的文化展示方式,运用全息技术再现了革命烽火,让人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是广西革命历史的重要地标。旧址原为广西省工委办公地,曾是广西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场所。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旧址经过精心修缮,如今变身为一座沉浸式剧场,以全新的形式向世人展示那段光辉岁月。
沉浸式剧场以全息技术为核心,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历史场景还原得栩栩如生。走进剧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观众们可以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们英勇斗争的场景,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深刻体会革命精神的伟大。
剧场内,一幅幅全息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广西党组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观众可以看到革命先烈们战斗的场景,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此外,剧场还运用了3D音效、互动装置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上得到全方位的体验。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沉浸式剧场的开放,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革命历史的平台,也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游客表示,通过参观沉浸式剧场,他们对广西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充满了敬佩。
据了解,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沉浸式剧场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了旧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力求还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同时,剧场还注重与当地红色资源的结合,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既能感受到革命历史的厚重,又能领略到广西独特的地域文化。
随着沉浸式剧场的开放,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成为了南宁市乃至广西地区红色旅游的新亮点。未来,旧址将继续发挥其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作用,为更多人提供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的机会。
总之,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沉浸式剧场的开放,标志着广西红色旅游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创新的文化展示方式,将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 • 亲子必玩:矿区小火车联动剧本杀,解密“宝藏地图”赢文创礼包
- • 富川秀水状元村与大湾区50所学校携手,共筑国学研学新篇章
- • 富川冷泉香芋冰淇淋成功登陆欧盟市场,深加工园区年产值突破20亿
- •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20万亩林地成功纳入粤港澳碳市场
- • 昭平“共享农机”APP注册用户突破万,使用率高达9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桂粤湘(贺州)跨省合作示范区获批,共建“向海经济走廊”助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 八步区南乡镇温泉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
- • 平桂公会扣肉预制菜走红电商,年销100万份成宴席爆款
- • RCEP跨境商品集散中心启用,东盟水果通关时效提升50%,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
- • 大湾区预制菜十强企业齐聚贺州产业园,年消化本地农产品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瑶族服饰惊艳纽约时代广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富川脐橙荣获“气候品质特优”认证,区块链溯源直供APEC峰会,引领绿色消费新潮流
- • 瑶医药产业园盛大开园,10款古方制剂荣获国药准字批文,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昭平六堡茶创新联农带农机制,茶农分红比例提升至60%
- • 贺州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30户以上村屯全通硬化路
- • 昭平六堡茶荣登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年综合产值再攀30亿元高峰
- • 宋代名臣周渭纪念馆开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挂牌仪式隆重举行
- • 贺州螺蛳粉产业园投产,酸笋酸豆角全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
- • 昭平桂江生态廊道修复工程竣工,沿岸10万村民受益,共筑绿色家园
- • 贺州高中湾区课程实验班招生,引入香港DSE课程体系,为学生开启国际化教育之门
- • 零碳示范园区实现并网发电,光伏覆盖率100%引领绿色未来
- • 八步区东融蔬菜产业园直供粤港澳,日供港蔬菜超千吨,助力大湾区“菜篮子”工程
- • 贺州东融广场盛大开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 • 瑶族起义领袖赵金龙史诗剧《南岭烽烟》首演,长鼓舞非遗融合展现民族精神
- • 昭平森林疗愈基地推出“声音疗愈课”,定制白噪音带来溪流鸟鸣的自然疗愈体验
- • 昭平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助力贫困村教育,输送600名优秀教师
- • 贺州市全面启动智能抗旱灌溉技术,助力10万亩农田抗旱保收
- • 钟山贡柑RCEP跨境冷链专列首发,智能分选线日处理量突破300吨,开启农产品跨境贸易新篇章
- • 爱心助残车间投产,残疾人组装数据线月薪可达4000元,照亮生活新希望
- • 粤港澳文旅推介会贺州签约康养项目,总投资额破200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全面覆盖,贴心服务:打造全区90%公办学校“午托+晚托”一体化新模式”
- • 贺州首个国际教育园区规划公示,携手港澳高校共筑教育新篇章
- • 钟山职校携手格力电器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再创新高
- • “贺州文化周”闪耀东盟六国,长鼓舞教学视频海外播放破亿,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远播
- • 贺州申报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助力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
- • 富川瑶乡冷泉香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亩均收益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大湾区预制菜十强企业齐聚贺州产业园,年消化本地农产品10万吨,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平桂石材行业绿色转型,粉尘排放降80%,迈向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 • 粤桂协作再升级,“反向飞地”启用助力大湾区共享办公区免租三年
- • 昭平六堡茶产业崛起,综合产值突破50亿,品牌价值跃居广西前三
- • 大湾区企业认购贺州扶贫农产品,年采购额突破1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爱心车间”:残疾人在温馨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月均工资4500元
- • 钟山县石材循环经济园产值突破百亿,绿色转型引领全国标杆
- • 贺州打造华南地区“5G+无人农场”,机器人插秧效率飞跃提升8倍
- • 贺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万亩林地经营权流转激活绿色资本
- • 《盘王谷瑶族神话光影秀盛大首映,裸眼3D重现创世传说》
- • “黄姚国际摄影节盛大启幕,百国摄影师共赴潇贺古道光影盛宴”
- • 富川瑶族“蝴蝶歌”传承人直播教唱,百万网友在线学唱非遗山歌,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大湾区公益组织携手山区,300名儿童圆梦全程教育资助
- • 西湾河首届“碳酸钙艺术设计赛”闪耀巴黎,矿石变身国潮首饰惊艳亮相
- • 八步古道诗歌擂台赛开赛,ChatGPT挑战瑶族山歌即兴创作
- • 全国首条碳酸钙固废3D打印生产线投产,建筑废料变身文创雕塑,开启环保与创意融合新篇章
- • 钟山十里画廊写生基地与百所美院签约,年接待师生达2万人次,助力艺术教育发展
- • 荒山变“金山”:光伏板助力村集体增收反哺贫困户
- • 西湾河十里画廊骑行道全线贯通,租车即送碳酸钙矿石盲盒,畅游自然之美!
- • 古宅焕新颜,“以修代捐”助力贫困户变身非遗研学导师
- • 贺州携手华为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年孵化企业突破百家
- • 富川粤桂协作数字果园亩产提升35%,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富川瑶绣产业崛起:3万绣娘就业,非遗工坊年产值超2亿
- • 富川盘王节万人踏歌,瑶族长鼓舞创吉尼斯纪录,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秀水状元村打造“沉浸式科举体验”,汉服答题赢瑶绣奖品,感受古代科举文化魅力
- • 00后瑶绣女孩荣膺“乡村文化守护人”,获百万传承基金助力非遗传承
- • 昭平县茶旅融合创收15亿,助力“中国有机茶之乡”品牌价值翻番
- • 平桂区小凉河农旅综合体:农事体验成营收支柱,带动乡村振兴新动力
- • 香港贸发局设立贺州联络处,助力企业抢占CEPA零关税市场先机
- • 贺街百年酱园盛大启幕:“古法制酱体验”,传承匠心,定制专属酱料带走
- • 西湾河畔落日骑行道贯通,租车送老字号螺蛳粉兑换券,畅享夏日休闲新体验
- • 钟山十里画廊写生基地:艺术殿堂的魅力,年吸引艺术院校师生3万人次
- • 贺州民族融合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瑶壮汉共治文书展陈见证历史交融
- • 富川国际慢城光伏大道建成,绿色能源助力实现全村用电自给自足
- • 贺州长寿康养民宿集群盛大开业,药浴、瑶浴成主打体验,打造养生新地标
- • 平桂“妈妈岗”灵活就业平台助力3000名留守妇女接单缝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