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飞地经济”产业园落地,年产值有望冲击50亿元

贺州新闻网 阅读:9 2025-08-01 02:29:28 评论:0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这个背景下,“飞地经济”作为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大湾区一“飞地经济”产业园正式落地,预计年产值将冲击50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所谓“飞地经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区划之间,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界限,实现跨区域合作,共同建设产业园区的一种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此次落地的“飞地经济”产业园位于大湾区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0亩,由两个相邻的行政区共同投资建设。产业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预计3年内建成,5年内实现产值50亿元。

产业园的建设得到了两地政府的全力支持。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产业园全方位的扶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产业园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在产业布局方面,产业园将充分发挥两地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方面,利用一方行政区的政策优势,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另一方面,依托另一方行政区的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延伸和拓展。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产业园有望成为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此外,产业园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建设中,严格遵循绿色、低碳、环保的原则,确保产业园区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同时,产业园还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飞地经济”产业园的落地,大湾区产业布局将更加优化,区域协同发展将迈上新台阶。预计在未来几年,产业园将成为大湾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为区域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目标贡献力量。

总之,大湾区“飞地经济”产业园的落地,是区域合作模式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两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产业园必将实现年产值冲击50亿元的目标,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贺州新闻纵横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