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个“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落地平桂,审批时限压缩70%,助力项目快速推进
近日,广西首个“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在平桂区正式落地,标志着广西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此次试点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有效压缩项目审批时限70%,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拿地即开工”是指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即可立即开始项目建设,无需等待其他前置审批手续办理完毕。这种模式简化了项目审批流程,缩短了项目落地周期,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平桂区作为广西首个试点区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探索创新,为“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平桂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试点项目涉及土地、规划、环保、消防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在确保项目合规的前提下,实现了审批时限的压缩。
据了解,此次试点项目涉及总投资约10亿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配套等。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平桂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
“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体现了平桂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也为广西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以下是该项目落地后带来的几点积极影响:
1. 提高项目审批效率。试点项目将审批时限压缩70%,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提高了项目落地速度。
2. 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为广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3. 促进产业升级。试点项目涉及多个产业领域,有助于推动平桂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
4.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试点项目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在“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成功落地的基础上,平桂区将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同时,广西其他地区也将借鉴平桂区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拿地即开工”试点工作,为广西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总之,广西首个“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落地平桂,审批时限压缩70%,标志着广西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广西将迎来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 富川瑶乡“梯田认养计划”上线,都市白领云端当“农场主”
- • 瑶族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沉浸式文旅项目年营收突破3亿
- • 贺州碳酸钙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年减碳50万吨助力环保事业
- • 八步区南乡森林温泉焕新升级,携手国际品牌管理,年营收目标直指3亿元
- • 贺州文化周闪耀东盟,长鼓舞教学视频海外播放破亿,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四溢
- • 钟山贡柑RCEP跨境冷链专列首发,智能分选线日处理量突破300吨,开启农产品跨境贸易新篇章
- • 《盘王谷瑶族神话光影秀盛大首映,裸眼3D重现创世传说》
- • 贺州荣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工业固废利用率高达95%
- • 贺州马蹄糕惊艳全国高铁,年供应量突破200万盒,传承美味走向全国
- • 钟山十里画廊写生基地:艺术殿堂的魅力,年吸引艺术院校师生3万人次
- • 平桂百家姓祠堂文化节盛大开幕,族谱数字化平台同步上线,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 • 贺州乡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助力文化振兴,年放映超万场
- • 黄姚古镇焕新颜,AR沉浸式游览开启明清商帮文化之旅
- • 大湾区贺州冷链物流专线开通,生鲜12小时直达广深,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南乡温泉光影剧场盛大首演《瑶岭幻境》,全息投影演绎创世神话
- • 数字赋能,现代农业示范园产值翻番,助农增收万元新篇章
- • “村BA”联赛常态化,球场灯光点亮瑶寨夜经济新篇章
- • 贺州碳酸钙产业再创辉煌:年产值突破300亿元,稳居全国行业前三
- • 贺州香芋:地理标志产品产值突破20亿,占据全国市场六成份额
- • 平桂区“美食元宇宙”上线,虚拟餐厅助力线下消费增长40%
- • 红色教育融入校园,万名学生与老兵结对,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帮扶传奇
- • 壮族“蚂拐节”:稻田放生万只青蛙,祈愿丰收与生态回归
- • 深贺科创飞地落户深圳前海,50项专利技术助力贺州智造腾飞
- • 土瑶长桌宴:升级文旅IP,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打造民族风情旅游新亮点
- • 昭平“赛大猪”民俗转型:生态养殖与文化IP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昭平古袍镇林下养蜂扶贫项目助力贫困户年收入增长超万元
- • “壮汉双语教学示范校”增至20所,民族语言与普通话双通道教学助力民族教育发展
- • 钟山十里画廊溶洞漂流盛大开放,2公里地下河泛舟探秘,体验地下奇观之旅
- • 八步客家山歌擂台赛开锣,AI评分系统助力方言保护
- • 中共早期党员黄士韬故居变身红色教育基地,VR技术重现“省港大罢工”风云
- • 古法木榨茶油技艺跨界联名,国潮化妆品销售额破百万,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完美融合
- • 富川瑶绣产业绽放光彩,助力2.6万妇女就业,非遗工坊年产值突破3亿
- • 昭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收官,15万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
- • 古村落写生基地模式走红,年吸引艺术生超2万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 • 残疾人数据标注员培训结业,居家就业破解增收难题
- • “竹编元宇宙”惊艳上线,扫码体验非遗工艺品的虚拟编织之旅
- • 瑶医药产业园携手广药集团,10款瑶浴新品即将亮相市场
- • 华润电力投资80亿建设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助力我国减碳目标实现
- • “钟山英才计划”成效显著,博士团队返乡打造智慧蜂业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
- • 八步区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大湾区订单占据产能70%
- • 钟山县数字乡村平台助力村级事务“一网通办”,实现全覆盖新篇章
- • 富川脐橙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深加工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 • 黄姚古镇:辐射带动周边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 • 钟山石都奇宴菜单惊艳上线,石头烹鸡、石磨豆腐成爆款美食新宠
- • 广西首个智慧物流枢纽落户八步,年货运吞吐量冲刺500万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粤桂画廊贺州段全线贯通,瑶乡文化景点串联之旅开启
- • 贺州新建10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学位1.2万个,破解“大班额”难题
- • 黄姚古镇荣登“全国非遗旅游小镇”,夜游经济收入翻番,再现千年古韵新风采
- • 八步区贺街镇淮山种植引入AI病虫害预警系统,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 • 八步百年宗祠群焕新颜,AR技术打造明清祭祀场景研学新亮点
- • 贺州预制菜产业园启用机器人生产线,产能提升3倍,引领行业智能化新潮流
- • 残疾人AI数据标注员培训班结业,居家就业月薪可达4000元,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贺州首条“供港蔬菜基地研学线”上线,亲子采摘+农耕体验燃爆大湾区亲子游市场
- • 昭平茶农创新“茶园养老”模式,贫困户入股享终身分红
- • 贺州市村级集体经济焕发新活力,年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
- • 贺州市“长者食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万老人共享幸福晚年
- • 贺州站升级改造,新增6部电梯,全面实现“无障碍出行全覆盖”
- • 贺州瑶族服饰惊艳纽约时代广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红色足迹”研学之旅:5万学生打卡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传承红色基因
- • 平桂黄金珠宝产业学院开课,校企双师带徒共育“工匠新军”
- • “竹编村”直播破圈,非遗传承人年售工艺品超百万,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贺州经开区成功入选国家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工业电价直降25%,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 • “瑶族新娘哭嫁歌”:AI修复与濒危方言的有声字典,传承民族文化的新篇章
- • 钟山石都文创市集盛大开市,石头画、矿晶首饰限时抢购,文化瑰宝等你来寻!
- • 昭平六堡茶冰淇淋登陆广州太古汇,日售3000支成网红甜品
- • 北陀镇防洪工程惠及万人,千年水患村变身湿地公园安居区
- • 平桂区小凉河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农事体验项目成营收支柱
- • 红军长征贺州记忆馆盛大开馆,全息影像再现军民鱼水情深
- • “秀水状元村科举沉浸体验,AI考官智能判卷颁发状元文牒,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西湾河首届“碳酸钙艺术设计赛”闪耀巴黎,矿石变身国潮首饰惊艳亮相
- • 富川瑶乡冷泉香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亩均收益翻倍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