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年供港蔬菜突破50万吨,共筑绿色食品供应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区域内的食品供应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确保区域内的食品安全和稳定供应,贺州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年供港蔬菜量突破50万吨,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新鲜、安全的蔬菜产品,共筑绿色食品供应新篇章。
贺州市地处广东省西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蔬菜种植。近年来,贺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蔬菜产业发展力度,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引进、品牌打造等措施,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贺州市紧紧围绕“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提高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目前,贺州市已形成了以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丰富的蔬菜产品。
据了解,贺州市年供港蔬菜量已突破50万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这些蔬菜产品主要涵盖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等多个品种,满足了大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在蔬菜种植过程中,贺州市严格遵循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标准,确保了蔬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为了提升贺州市蔬菜产业的竞争力,当地政府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同时,贺州市还加强与香港、澳门等地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品牌建设方面,贺州市以“贺州蔬菜”为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举办蔬菜节、开展电商直播等活动,提高“贺州蔬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贺州市还积极推动蔬菜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蔬菜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贺州市在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工程,确保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同时,贺州市还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之,贺州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年供港蔬菜突破50万吨,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了安全、优质的蔬菜产品,也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贺州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蔬菜产业投入,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更多绿色、安全的蔬菜产品,共筑绿色食品供应新篇章。
- • 贺州富硒大米年产值突破10亿,荣膺“中国富硒农业之都”美誉
- • 古村落焕新颜,智慧消防守护200栋木屋安全
- • 贺州河道治理成效显著,黑臭水体消除率100%,打造美丽宜居新城市
- • 贺州经开区“跨省通办”专窗开通,大湾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营商环境再升级
- • 《民国水利专家于鸣九治水图鉴出版,古法智慧助力现代生态治理》
- • 富川脐橙果酒荣耀夺银,引领高端市场溢价60%
- • 昭平“共享农机”APP注册用户突破万,使用率高达9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西湾河十里画廊骑行道全线贯通,租车即送碳酸钙矿石盲盒,畅游自然之美
- • 客家围屋“添丁宴”习俗活化,百桌宴席联动文旅消费新风尚
- •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年减碳量达百万棵树,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乡村互助养老试点: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换积分新模式助力养老事业
- • “八步瑶族盘王节首推元宇宙分会场,全球瑶胞虚拟共舞长鼓舞,共庆民族传统节日”
- • 数字赋能,现代农业示范园产值翻番,助农增收万元新篇章
- • 贺州酸菜:从《舌尖上的中国》走向全国,老坛酸香征服味蕾
- • 鹅塘万亩荷塘举办荷叶时装秀,非遗瑶绣与现代高定融合引热议
- • “七夕河灯漂流破纪录,桂江放灯10万盏引央视直播”
- • 钟山移民安置点扶贫农贸市场建成:搬迁户免费摊位助力乡村振兴
- • 大湾区黄金珠宝产业园落户平桂,助力深圳水贝产业链转移
- • “土瑶黑茶文化论坛盛大开幕,茶艺师现场演绎600年古法制茶技艺”
- • 碳酸钙下游产业链延伸,可降解塑料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
- • “贡柑银行”创新模式落地,农民存果品也能获利息分红
- • 贺州申报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助力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
- • 农村公交“一元通”全域开通,老年人刷脸免费乘车,共享便捷出行新时代
- • 贺州荣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超98%
- • 开山镇香芋深加工项目投产,贫困户入股分红年收益超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废弃矿车变身移动美术馆,巡回展出村民儿童画作,传递艺术与希望
- • “客家围屋方言电影节盛大开幕,方言短片竞赛聚焦乡村振兴”
- • 八步区公办幼儿园增量显著,大湾区教育资源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共享厨房助力乡土美食IP孵化,年销额突破2亿元
- • 贺州发布长寿膳食标准,瑶药药膳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瑶医智慧
- • 瑶医瑶药纳入医保目录,30种疗法免费惠及贫困患者,助力民族医药传承与发展
- • 富川冷泉香芋冰淇淋成功登陆欧盟市场,深加工园区产值突破20亿大关
- • 钟山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助力30万户家庭绿色生活
- • 富川瑶绣产业蓬勃发展,非遗工坊助力3万绣娘共筑美好生活
- • 平桂区携手桂林电子科大共建产学研基地,孵化学生科创项目20个
- • 爱莲湖生态修复工程竣工,白鹭种群数量实现惊人增长
- • 贺州稻田音乐会:民乐团与蛙鸣共奏乡村之夜,唤醒田园诗意
- • 钟山县大力推进“绿色农房”改造,节能建筑覆盖率突破70%
- • 文华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中心启用,AI情绪识别系统助力心灵呵护
- • 南乡镇黑山羊全宴地图发布,瑶寨篝火夜宴一票难求,探寻瑶族风情新体验
- • 《瑶族女首领盘兰英传奇》荣登亚马逊畅销榜,中国民族英雄故事走向世界
- • 贺州市加大教育投入,新建10所义务教育学校破解“大班额”难题
- • 昭平竹筒饭惊艳南极,冻干技术助力科考队保鲜难题突破
- • 富川脐橙出口RCEP国家签约仪式举行,年订单量超5万吨,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昭平县茶产业大数据中心启用,六堡茶年产值增长40%:昭平茶产业迈向智能化发展新篇章
- • 互助养老积分兑换,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获物资: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贺州名人数字藏品全球发行,区块链技术助力文化基因传承与创新
- • 智慧路灯全覆盖,助力农村夜间照明节能率提升70%
- • 南乡镇瑶族婚俗实景剧盛大首演,游客体验“对歌定情”互动新风尚
- • 昭平茶油跨界美妆,首款山茶籽护手霜月销5万支,引领天然护肤新潮流
- • 贺州瑶绣惊艳巴黎高定时装周:模特身披“移动的史诗”引发国际瞩目
- • 贺州启动“濒危方言抢救计划”,AI助力瑶语壮语古老发音录存
- • 平桂黄金珠宝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黄金10吨助力创汇20亿
- • 薪火相传:解密黄田扣肉的三代匠心
- • 贺州教育发展基金会募资破亿,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创新高
- • 昭平茶荣登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有机茶出口均价翻番
- • 贺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投产,年处理工业固废能力突破80万吨
- • 贺州首创“乡村振兴积分超市”,村民环保行为可换实物,助力乡村绿色发展
- • 平桂职业教育中心携手比亚迪,共育新能源汽修技工新秀
- • 贺州全面推行“午休躺睡”,10万中小学生告别趴桌午休时代
- • 黄姚古镇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裸眼3D秀演绎千年商埠风华
- • 平桂“妈妈岗”灵活就业平台助力3000名留守妇女接单缝纫增收
- • 桂江“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成功,年发电量满足10万家庭用电需求
- • 八步区打造全国最大香芋种苗基地,年供种苗覆盖1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平桂高中高考本科上线率突破75%,艺术类考生成绩领跑全市,再创辉煌佳绩!
- • 矿区子弟学校免费午餐升级,营养餐配瑶药膳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 • 贺州建成华南首个“5G+无人农场”,机器人插秧效率提升8倍,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西湾河首届“碳酸钙艺术设计赛”:矿石变身国潮首饰,惊艳登陆巴黎展
- • 富川脐橙主题列车首发,车厢内现榨橙汁无限畅饮,开启甜蜜之旅
- • 八步区贺街淮山引入区块链溯源,产品溢价率提升25%,助力乡村振兴
- • 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升级,助力企业超3700户次发展新篇章
- • 贺州启动“古墓遗址公园”计划,汉代墓葬群开放考古体验,探寻千年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