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厦岛安置区光伏项目年发电收益突破300万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绿色能源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位于八步区的厦岛安置区光伏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发电收益超过300万元,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八步区厦岛安置区光伏项目位于我国南方的一个美丽渔村,占地面积约100亩。该项目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于去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约1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吨。
据悉,八步区厦岛安置区光伏项目的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其中政府补贴约1500万元。项目建成后,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首先,光伏项目的建设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项目每年发电收益超过300万元,其中一部分用于支付土地租赁、设备维护等费用,剩余部分则作为村集体收入,用于改善村民生活、发展公益事业等。这无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光伏项目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就业。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村民收入。此外,项目还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了村民的职业技能,为村民今后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八步区厦岛安置区光伏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项目选址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确保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遵循环保要求,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
此外,光伏项目的建设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村民也积极参与到光伏项目中,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绿色能源项目将走进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八步区厦岛安置区光伏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能源将为更多农村地区带来希望,助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总之,八步区厦岛安置区光伏项目年发电收益超过300万元,充分展示了绿色能源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群众参与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贺街古镇打造无障碍旅游示范街,盲道延伸至所有历史景点,让旅游无障碍,共享美好生活
- • 富川瑶绣非遗工坊:覆盖乡镇,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贺州美食纪录片《桂东滋味》惊艳登陆Discovery频道,带你领略桂东独特风味
- • 桂江鱼干非遗工坊获千万融资,古法技艺结合冻干技术闯国际市场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农民网红带货超亿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钟山移民安置点扶贫农贸市场落成,为搬迁户提供免费摊位助力脱贫致富
- • 平桂矿区华丽变身,美食综合体工业风餐厅月引流10万游客
- • 大湾区贺州冷链物流专线开通,生鲜12小时直达广深,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平桂乡村“斗鸟大赛”引热议,画眉鸟竞技助力生态养殖发展
- • 富川立新安置区配套万亩脐橙园,搬迁户人均年增收6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公安镇发现汉代冶铁遗址,改写岭南冶金史新篇章
- • 黄姚古镇灯笼节回归,万盏非遗鱼灯点亮千年龙鳞街
- • 贵广高铁经济带(贺州)产业园落地,粤桂共建“飞地经济”示范区: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富川瑶药种植基地挂牌,千年秘方催生百亿康养产业
- • 富川油茶荣登人类非遗名录,即饮包装助力北上广便利店市场拓展
- • 西湾河首届“碳酸钙艺术设计赛”:矿石变身国潮首饰,惊艳登陆巴黎展
- • 贺州历史名人IP形象焕新亮相:Q版周渭与漫画陈钦萌化出圈,传统文化魅力再升级
- • 临贺故城数字文旅新篇章:AR技术再现秦汉商队通关实景,历史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 • “七月半傩戏”全息投影首秀,百年面具数字建模永久保存,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贺州教育云平台3.0上线,AI精准诊断百万条学业数据助力教育改革
- • 《月光光》童谣改编动画片荣获国家级奖项,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护苗行动”:关爱留守儿童,2000名孩子享受免费视力筛查与配镜服务
- • 瑶医古方治未病中心盛大开业,百种草药制成文创香囊,传承千年养生智慧
- • 全国最大重钙粉体基地升级,平桂“石头造纸”技术获国际专利,引领绿色建材新潮流
- • 跨境金融服务中心挂牌,大湾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百亿大关
- • 贺州经开区“跨省通办”专窗开通,大湾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大湾区环保组织联合贺州启动“珠江水源林保护计划”: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 • 钟山古法造纸:造出“可种树”贺卡,埋土发芽引环保热议
- • 白花村第一书记潘向坚:党建+产业扶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 • 桂江渔民上岸转产扶持升级,千艘渔船华丽变身生态观光船
- • 平桂矿区改造二期竣工,万名塌陷区居民迁入智慧安居社区,开启美好生活新篇章
- • 灵活就业公积金贷款助力创业,累计发放3.48亿元惠及超万人
- • 大湾区“科创飞地”落地贺州,50项专利技术转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崛起
- • 苍昭高速公路建设加速,2026年全线通车在即
- • 钟山零工市场,AI助力建筑工日结工资秒到账,便捷高效新体验
- • 黄姚古镇创新推出豆豉文创雪糕,游客打卡助力二次消费新潮流
- • 从潇贺古道到数字孪生,临贺故城开创文物数字产权认证先河
- • 贺州首个农产品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启用,年销售额目标直指5亿元
- • 贺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万亩林地经营权流转激活绿色资本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贺州配送中心年发货量突破50万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捐建10所乡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
- • 古村落写生基地模式走红,年吸引艺术生超2万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 • 《桂东游击队创始人吴赞之日记出版,揭开潇贺古道游击战术神秘面纱》
- • “中国天然氧吧”监测站落户,负氧离子数值实时直播引康养客涌入
- • “湾区菜篮子”再扩容!贺州供港蔬菜基地年供应量突破10万吨
- • 贺州绿色高端碳酸钙产业园签约项目总投资破百亿,年产能目标剑指3000万吨
- • 平桂黑猪荣登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品质卓越荣获国际金奖
- • 贺州教育发展基金会募资破亿,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候鸟式”康养公寓盛大开业,湾区老人可异地医保结算入住新家园
- • 贺州脐橙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50亿元,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 • 大湾区游客专享:高铁站至景区免费接驳巴士开通,便捷出行体验升级
- • 非遗传承班覆盖全区中小学,瑶族盘王节舞蹈融入校本课程,文化瑰宝焕发新生
- • 钟山移民安置点扶贫农贸市场盛大开业,免费摊位助力脱贫致富
- • 黑木耳工厂化栽培项目投产,日产鲜菇10吨直供珠三角市场
- • 贺州市村级碳汇交易试点成功落地,村民年分红超20万元,绿色致富新篇章开启
- • 富川建设粤桂协作数字果园,助力脐橙产业亩产提升20%
- • 西安冰雹事件:城市应急管理的深度剖析与启示
- • 贺州冷链物流枢纽正式投用,农产品直通大湾区缩短6小时,助力乡村振兴
- • 钟山“状元巡游”激活明清古街,学子汉服再现科举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BBC纪录片《潇贺先贤》开拍:探寻岭南文明的全球影响力之谜》
- • 贺州站焕新升级,新增6部电梯助力“无障碍出行全覆盖”
- • 壮族农耕节重启,千人共祭稻神祈丰收:传承千年文化,共筑丰收愿景
- • 昭平六堡茶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教育云平台成功上线,50万师生共享“一人一空间”新体验
- • 贺州壮族霜降节惊艳亮相央视,百桌“长桌宴”唤醒舌尖上的乡愁
- • 荒山变金山,光伏板照亮脱贫路——村集体年增收反哺贫困户的奇迹
- • “富川瑶乡梯田认养计划”上线,都市人云端当“梯田主”体验田园生活新风尚
- • 智慧食堂刷脸支付全覆盖,家长定制个性化餐食助力校园饮食革命
- • 贺州开放大学“银龄学堂”开课,智能手机、养生课程火爆,助力老年人乐享晚年生活
- • 生态循环养殖场建成,粪污转化有机肥助力万亩果园绿色发展
- • “富川瑶乡星空民宿爆火,游客夜宿果园体验采摘新潮流”
- • 石梯村悬崖剧场首演《矿工之歌》——村民自编自导致敬工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