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渔光互补”项目投产,渔民上岸养鱼发电双增收

贺州新闻网 阅读:4 2025-07-13 03:29:30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探索“渔光互补”这一新型发展模式。近日,位于广西桂林市的桂江“渔光互补”项目正式投产,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增收的新途径,也为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桂江“渔光互补”项目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占地面积约1000亩。该项目将太阳能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实现了“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双赢局面。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由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企业方面,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项目的高效、安全运行。

据了解,桂江“渔光互补”项目共安装了2.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500万千瓦时。同时,项目还配套建设了现代化的渔业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达500亩,可容纳约1000万尾鱼苗。

项目投产以来,当地渔民反响热烈。原本以传统渔业为生的渔民,如今有了新的增收途径。渔民们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以前我们只能靠捕鱼为生,收入不稳定。现在有了这个项目,我们可以在岸上养鱼,还能参与光伏发电,收入有了保障。”一位参与项目的渔民说。

桂江“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投产,不仅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为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该项目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的立体化利用。在光伏板下养殖鱼类,既保证了光伏发电的效率,又为渔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其次,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保和生态保护。光伏板采用环保材料,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影响极小。同时,养殖基地采用生态养殖技术,确保了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最后,该项目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渔民们通过参与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实现了收入的双增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桂江“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投产,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类似的“渔光互补”项目在我国各地落地生根,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贺州新闻纵横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