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青梅李果年加工量达万吨,推动产业升级
近日,贺州市正式投产了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标志着该市青梅李果加工产业迈上了新的台阶。这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成功投产,预计将使青梅李果的年加工量达到万吨,为贺州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酸嘢,又称酸梅,是贺州特产之一,以其独特的酸甜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长期以来,贺州市的青梅李果产业以传统手工加工为主,产量有限,且加工效率低下。如今,随着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使用,这一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善。
据了解,这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由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建设,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从原料挑选、清洗、去核、腌制、包装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自动化生产线还采用了先进的杀菌消毒技术,确保了产品的卫生安全。
贺州市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该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将有效提升青梅李果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首先,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使用将提高加工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其次,自动化生产线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最后,自动化生产线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据悉,贺州市青梅李果种植历史悠久,全市青梅、李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达5万吨。随着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预计年加工量将达到万吨,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此外,贺州市政府还积极推动青梅李果产业的品牌建设。通过举办青梅李果文化节、开展产品推介活动等方式,提升贺州青梅李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只是贺州市青梅李果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未来,贺州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贺州青梅李果产业有望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总之,贺州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为当地青梅李果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贺州市青梅李果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钟山黑木耳产业园升级,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市场,开启黑木耳产业新篇章
- • 钟山瑶家烟熏腊肉进军欧盟市场,年创汇突破2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名老人匠心织梦,千床棉被温暖山区——记乡村“百家被”公益行动”
- • 昭平茶旅融合:探索十大路线,尽享采茶、制茶、茶浴一站式体验
- • 古村落焕新颜,智慧消防守护200栋木屋安全
- •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中心正式挂牌,首单成交额破2亿元,助力绿色发展
- • 大湾区预制菜十强企业齐聚贺州产业园,年消化本地农产品10万吨,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仙回瑶乡盘王印染展盛大开幕,植物染布艺惊艳非遗圈”
- • 富川瑶乡“区块链脐橙”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了解生长全周期
- • 贺州“人才东融20条”政策出台,大湾区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翻倍引关注
- • 八步区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突破90%,荣膺全区生态示范县称号
- • 《稻香千年》实景演出:农民演员演绎农耕史诗,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石梯村悬崖栈道新增玻璃滑道,5分钟速降体验“空中飞人”
- • 富川高中与华南师大附中携手共建大湾区“双师课堂”,共育未来英才
- • 钟山古戏台重开锣鼓,百年桂剧《贺州传奇》连演三十场,传承文化盛宴
- • 贺州市农村低保标准再提升,每人每年6000元,全面实现兜底保障
- • 贺州古瑶寨石碑揭示清代女书奥秘,解码瑶汉交融历史画卷
- • 贺州首个“黄金珠宝+碳酸钙”产业融合园落户八步,年产值目标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粤桂协作帮扶车间”落户昭平,留守妇女日编百个竹篮出口,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茶产业碳中和计划启动,碳汇收益反哺茶农,共筑绿色未来
- • 贺州历史名人展亮相纽约联合国总部,周渭廉政思想引发国际关注
- • 平桂区搬迁户“菜篮子工程”启动,共享绿色生活新篇章
- • 钟山古戏台复排百年桂剧《临贺长歌》,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瑶族文化校本教材》编纂成功,富川瑶族自治县引领全国民族文化传承新篇章
- • 贺州氢能产业园盛大开工,华南地区“风光储氢”一体化示范基地崭露头角
- • 瑶族起义领袖赵金龙史诗剧《南岭烽烟》首演,长鼓舞非遗融合展现民族精神
- • 贺州“秸秆变肉”工程启动,万吨秸秆转化生态饲料,助力绿色发展
- • 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取得显著成效,户均年停电时间降至1小时以内
- • “零工驿站”助力灵活就业,覆盖全区乡镇,日均接单量突破千次
- • 大湾区艺术家驻村计划成果展启幕,废弃农具变身装置艺术,展现乡村振兴新风采
- • 桂江“渔光互补”项目投产,渔民上岸养鱼发电双增收
- • 昭平油茶文化节盛大开幕,世界最大油茶擂钵亮相,万人共擂茶香四溢
- • 瑶乡“村BA”联赛点燃夜经济,贫困户摊位月销5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刀耕火种”农耕文明展开展,全息影像展现生态智慧
- • 钟山县乡村振兴学院助力新农人成长,年培训5000名,就业率高达95%
- • 贺州市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年加工青梅万吨,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 千年古井祈泉仪式复原,瑶族古调吟诵引学者热议
- • 八步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核心基地,年供港蔬菜突破50万吨
- • 土瑶风情旅游区年营收破3亿,民宿集群入选全国示范案例,乡村旅游新标杆!
- • 爱心助残车间投产,残疾人组装数据线月薪可达4000元,照亮生活新希望
- • 农村公益性墓地全覆盖,生态安葬补贴助力千家万户和谐共生
- • 贺州“酸嘢宇宙”爆火,老坛酸菜、酸木瓜成新晋网红零食
- • 昭平桂江生态廊道修复工程竣工,沿岸10万村民共享绿色福祉
- • 富川脐橙果酒荣耀加冕,斩获国际烈酒大赛银奖,高端市场溢价60%
- • “候鸟式”康养公寓盛大开业,湾区老人可享受异地医保结算便利
- • 富川瑶绣非遗工坊辐射乡镇,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腊味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腊肠出口RCEP国家再掀热潮
- • 春蕾计划助力瑶族女童展翅飞翔,500名学子圆梦校园
- • 《贺州民俗大典》横空出世:百名学者十年磨一剑,收录2000项民间智慧
- • 大湾区数字贸易港启动,直播电商基地助力年培训主播千人,共绘数字经济新蓝图
- • 潇贺古道扶贫驿站启用,村民摆摊日入千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钟山花岗岩矿区扶贫公寓落成,300户矿工家庭免费入住助力脱贫攻坚
- • 瑶医瑶药纳入医保目录,30种传统疗法可报销,助力民族医药传承与发展
- • 八步区数字经济总部基地盛大启用,直播电商助力农特产年销超8亿元
- • 昭平桂江全鱼宴游船首航,山水间品鲜鱼开启休闲新潮流
- • 贺州“防贫保险”助力30万农村人口,筑牢返贫防线
- • “双减”背景下无人机编程课程创新案例入选教育部示范,课后服务再添新亮点
- • 桂剧《茶马古道》巡演启动,老戏迷票友跨省追剧掀起文化热潮
- • 富川瑶乡星空民宿爆火,游客夜宿果园体验采摘新潮流
- • 贺州村级集体经济再创新高,年收入全部破10万,分红大会热闹非凡
- • 八步南乡鸭全宴成美食新宠,单店日销鸭子超300只
- • 富川冷泉香米携手五芳斋,端午礼盒预售突破20万组,传承端午文化,共享节日美味
- • “中国长寿之乡”康养IP发布,签约医养项目20个,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 白花村第一书记潘向坚创新实践,打造“党建+产业”扶贫样板
- • 八步区碳酸钙全产业链集群崛起,新材料产值首破200亿元大关
- • 八步区供港蔬菜基地扩容至10万亩,大湾区“菜篮子”直通车发车量翻倍,共筑食品安全新篇章
- • 瑶族风雨桥群申遗启动,古村落保护助力旅游增收新篇章
- • 黄姚古镇中秋柚子灯节回归,千盏柚子灯映照百年石板街,共谱中秋团圆梦
- • 脐橙电商物流园投运,开启“48小时鲜达全国”新时代
- • 瑶医药产业园签约广药集团,10款瑶浴产品即将亮相市场
- • 富川古瑶医药方公开,百种草药图谱助力康养产业发展
- • 贺州与华南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东融农业研究院”,共克种业卡脖子技术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