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光伏+民宿模式助力扶贫,贫困户年分红超万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在众多扶贫项目中,古村落光伏+民宿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新亮点。这一模式不仅让古村落焕发新生,也让贫困户实现了年分红超万元的目标。
古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许多古村落面临着发展困境。光伏+民宿模式正是针对这一现状,将清洁能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为古村落注入新的活力。
在光伏+民宿模式中,古村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将古建筑、古街巷等元素融入民宿设计,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引入光伏发电项目,既满足了村民的用电需求,又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以某古村落为例,该村通过光伏+民宿模式,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首先,村里投资建设了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数十万元的收入。其次,村里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将其改造成具有特色的民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据统计,该村贫困户通过参与光伏发电和民宿经营,年分红超过万元。
光伏+民宿模式在扶贫工作中的成功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贫困户收入。光伏发电和民宿经营为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2.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古村落光伏+民宿模式在保护古建筑、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机会。
3. 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光伏发电和民宿经营带动了当地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4. 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光伏发电项目为村民提供了清洁、安全的电力,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5. 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古村落光伏+民宿模式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
当然,光伏+民宿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古建筑保护、民宿经营规范化、人才引进等。但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古村落光伏+民宿模式将为更多贫困地区带来希望。
总之,古村落光伏+民宿模式是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这一模式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让更多贫困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 • 富川潇贺古道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工,年客流量预计突破百万!
- • 南乡温泉光影剧场首演《瑶岭幻境》,全息投影演绎创世神话,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之旅
- • 富川龟石水库移民新村荣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称号
- • “百名老人匠心织梦,千床棉被温暖山区——记乡村“百家被”公益行动”
- • 贺州市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年加工青梅李果突破万吨大关
- • 铺门油纸伞工坊携手非遗元宇宙展,扫码解锁伞面动态水墨画新体验
- • 昭平南山茶海创新推出“茶旅研学”线路,助力茶农年增收3000万元
- • 潇贺古道扶贫驿站启用,村民摆摊卖土产日入千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瑶族风雨桥群申遗启动,古村落旅游收入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绘民族风情画卷
- • 千年瑶族史诗吟唱,土瑶深寨火塘文化节盛大开幕
- • 贺州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30户以上村屯全通硬化路
- • 昭平“共享农机”APP注册用户突破万,使用率高达90%:助力农业现代化,创新服务模式
- • 潇贺古道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工,预计年客流量突破百万
- • 瑶医文化体验馆盛大开馆,30种古老疗法免费体验来袭!
- • 平桂高中再创辉煌: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8%,艺术生斩获清华美院合格证
- • 八步区贺街淮山引入区块链溯源,产品溢价率提升25%,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启动历史名人遗迹修复计划,10处古迹列入保护名录
- • 红色旅游带火“红军食堂”,脱贫户日接待游客破百人
- • 贺州市盛大发布“长寿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家龙头企业集体签约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高铁站升级改造,新增6部电梯助力无障碍出行全覆盖
- • 八步“悬崖玻璃观景台”盛大开放,360°全景体验滑水冲峡谷云海之美
- • 昭平凤凰安置区“四点半课堂”:创新模式解决儿童托管难题
- • 鹅塘镇万亩藕田谱写“稻藕轮作”新篇章,藕粉出口量领跑全国市场
- • 贺州综保区封关运营,首单跨境电商出口货值破千万,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钟山十里画廊影视基地迎首部电影取景,暑期档上映,打造全新视觉盛宴
- • 贺州文化周闪耀东盟,长鼓舞教学视频海外播放破亿,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四溢
- • 《瑶族女首领盘兰英传奇》小说译介海外,荣登亚马逊畅销榜
- • 亲子必玩:矿区小火车联动剧本杀,解密“宝藏地图”赢文创礼包
- • 贺州特殊学生艺术展:自闭症少年画作点亮公益之光
- • 钟山冬小麦喜获丰收,北麦南种谱写“金色网红田”新篇章
- • 贺州瑶绣非遗工坊产业园盛大开园,年出口订单突破亿元大关
- • 贺州非遗工坊遍地开花,瑶绣、竹编年产值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昭平“共享农机”平台注册用户突破万人大关,农机使用率实现翻番增长
- • 千亩冷泉香米基地建成,联名品牌成功打入高端市场
- • “红色足迹”研学之旅:5万学生打卡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传承红色基因
- • 富川“冷泉香米订单农业”助力脱贫攻坚,惠及42个贫困村,户均分红8000元
- • 贺州首家残疾人职业高中开班,盲人按摩、聋人陶艺引领职业教育新潮流
- • 桂江渔民上岸转产扶持升级,千艘渔船华丽变身生态观光船
- • 贺州教育云平台正式上线,50万师生共享“一人一空间”教育新体验
- • 富川瑶药种植基地挂牌,千年秘方催生百亿康养产业
- • 瑶族新娘“哭嫁歌”:AI助力数字化保存,守护濒危文化瑰宝
- • 贺州稻田音乐会:民乐与蛙鸣共奏乡村夜曲,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
- • 富川特殊教育学校瑶鼓队惊艳亮相全国残运会开幕式,展示特殊教育风采
- • 平桂:中国重钙之都,纳米钙粉体技术助力产业升级
- • 莫宣卿状元IP联名文创热销,科举盲盒斩获设计大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平桂区深化教育改革,30%骨干教师下沉乡村学校助力均衡发展
- • 贺州13名先心病儿童获免费手术救治,重拾生命希望之光
- • 贺州经开区“跨省通办”专窗开通,湾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
- • 瑶绣非遗工坊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绣娘月均收入达6000元
- • 昭平六堡茶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茶旅融合年引流50万人次,打造广西文旅新地标
- • “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盛大启动,碳酸钙行业劳模开讲职业启蒙课
- • 铺门镇非遗油纸伞工坊开放体验,手作伞定制专属图案,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平桂瑶族银匠村年销破亿,抖音直播间秒空万元手工项圈,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贺州市首个村级碳汇交易试点成功落地,村民分红超20万元,绿色致富新篇章开启
- • “深贺携手,数字结对——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备份基地落户贺州,共筑智慧未来”
- • 富川瑶绣包装设计获奖,非遗美食礼盒惊艳亮相巴黎食品展
- • 贺州数字矿山管控平台成功上线,碳酸钙开采效率提升40%
- • 《桂东滋味》贺州美食纪录片登陆Discovery频道,展现独特地域风味
- • 昭平桂江生态廊道修复工程竣工,沿岸10万村民受益,共筑绿色家园
- • 平桂石材行业绿色转型,粉尘排放量锐减80%,打造绿色环保新标杆
- • 昭平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工程圆满完工,20所教学点智慧教室升级焕新
- • “古村落写生基地模式走红,年吸引艺术生超2万人”
- • 昭平黄姚豆豉工坊盛大开园,非遗产品订单量激增3倍,传承与创新共谱发展新篇章
- • 八步区淮山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再创辉煌
- • “爱心车间”:残疾人在温馨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月均工资4500元
-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15万村民喝上“放心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贺州首创“搬迁户积分超市”,参与社区治理可兑换生活物资
- • 八步区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荣获“广西生态宜居示范县”称号
- • 土瑶深寨长桌宴开放预约,高山黑茶配瑶药炖鸡限量供应,邀您共赴瑶族风情盛宴
- • 钟山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满足3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石梯村悬崖剧场首演《矿工之歌》,村民自编自导致敬工业史
- • 潇贺古道危房改造竣工,200户村民喜迁风貌统一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