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首创“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就地解决就业1.2万人

贺州新闻网 阅读:1 2025-05-17 20:29:28 评论:0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贺州市在扶贫工作中首创“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还促进了乡村工匠技艺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过去,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当地农民就业困难,贫困问题较为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贺州市 *** 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

“以工代赈”是指 *** 通过提供劳动岗位,让贫困群众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从而实现脱贫致富。而“乡村工匠”则是指具有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农民,他们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贺州市将这两种模式相结合,旨在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就地解决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实施“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的过程中,贺州市 *** 充分发挥了乡村工匠的特长,将他们组织起来,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既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又为乡村工匠提供了展示技艺的平台。

据了解,贺州市通过这一模式,已就地解决就业1.2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占比超过70%。这些就业岗位不仅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入,还让他们在劳动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此外,贺州市还注重对乡村工匠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发乡村工匠的创新活力,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

“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的成功实施,为贺州市乡村振兴带来了诸多益处。首先,它有效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其次,它促进了乡村工匠技艺传承,推动了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最后,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贺州市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乡村工匠的技艺水平,如何让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等。对此,贺州市 *** 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总之,贺州市“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贺州市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更多贫困群众将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