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区小凉河农旅综合体:农事体验成营收支柱,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发展农旅结合的新模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小凉河农旅综合体以其独特的农事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当地农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据统计,小凉河农旅综合体60%的营收来自农事体验,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小凉河农旅综合 *** 于平桂区小凉河流域,占地面积约2000亩,是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旅项目。该项目以“农业+旅游+文化”为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农旅品牌。
在小凉河农旅综合体,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到各种农事活动中,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这里有丰富的农事体验项目,如插秧、收割、采摘、养殖等,让游客在感受田园风光的同时,也能亲手体验农耕的乐趣。此外,综合体还设有农家乐、民宿、垂钓、烧烤等休闲娱乐设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据了解,小凉河农旅综合体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实现营收近2000万元。其中,农事体验项目收入占比高达60%,成为综合体营收的重要支柱。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综合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的努力:
一是注重农事体验项目的创新。小凉河农旅综合体不断优化农事体验项目,引入了无人机播种、无人机施肥、智能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让游客在体验农耕的同时,也能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二是强化农民培训和就业。综合体与当地农民合作,开展农事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水平。同时,综合体还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打造特色农产品。小凉河农旅综合体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培育了特色农产品,如有机蔬菜、绿色水果、土鸡、土鸭等,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四是注重文化传承。综合体在发展农旅产业的同时,注重挖掘和传承当地农耕文化,举办农耕文化节、民俗表演等活动,让游客在体验农事活动的同时,也能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小凉河农旅综合体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各地应借鉴其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农旅结合的优势,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 • 《星火钟山》首演成功,观众化身革命者共赴红色之旅
- • 探秘“思勤江畔萤火虫谷”:限时开放,夜间徒步预约之旅
- • 钟山“状元巡游”激活明清古街,学子汉服再现科举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贺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面突破20万元,乡村振兴再谱新篇
- • 湘桂边贸合作区在钟山落地,年跨境交易额突破10亿大关
- • 昭平茶旅融合十大路线:探寻茶香四溢的休闲之旅
- • 贺州稻田音乐会:民乐团与蛙鸣共奏乡村之夜,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 • 贺州非遗瑶绣合作社:绣娘指尖艺术年销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富川村BA联赛点燃夜经济,贫困户摊位月销突破5万!”
- • “中国瑶绣之都”挂牌,非遗工坊年出口订单破亿元,瑶绣产业迈向国际舞台
- • 京东智慧农场落户昭平,数字茶园助力5000户茶农共奔富裕路
- • 昭平县茶旅融合创收15亿,助力“中国有机茶之乡”品牌价值翻番
- • 贺州元宇宙科普馆盛大启幕,学生VR探秘喀斯特地貌
- • “钟山工匠”培育计划正式启动,石材技工持证率三年内力争达到100%
- • 贺州健康饮品产业园再掀发展热潮,签约10家生物医药企业助力长寿之乡腾飞
- • 桂江渔村“开江祭”申遗成功,百年仪式魅力四射,央视直播见证历史传承
- • 桂江渔民转产扶持计划:千艘渔船华丽变身,生态观光船助力绿色发展
- • 宋代名臣周渭纪念馆开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挂牌,传承历史精神,弘扬廉政文化
- • “非遗+旅游”模式助力土瑶长桌宴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 • 富川脐橙出口RCEP成员国,深加工产品溢价300%,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职教中心东融产业园正式投用,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订单班”人才培养
- • 古村落光伏+旅游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年分红破万元
- • 富川脐橙果脯深加工线投产,年消耗鲜果1万吨助力农民增收
- • 瑶族新娘“哭嫁歌”:AI助力数字化保存,守护濒危文化瑰宝
- • 昭平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为贫困村输送600名优秀师资力量
- • 南乡温泉康养小镇荣膺国家级认证,温泉民宿集群成湾区养生客新宠
- • 土瑶风情旅游带年营收破亿,民宿集群助力千人就业,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瑶绣、长鼓舞进校园!贺州民族学校非遗课程全覆盖,传承民族文化新篇章
- • “候鸟式”康养公寓助力脱贫攻坚,保洁员月薪3500元,就业扶贫新路径
- • 平桂矿区改造二期竣工:万名塌陷区居民迁入智慧安居社区,开启新生活篇章
- • 钟山县全面实施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现覆盖率100%,自付比例降至5%
- • 黄姚古镇科举博物馆引入AI考官,游客体验古代乡试夺魁
- • 土瑶风情旅游区年营收破3亿,民宿集群入选全国示范案例,乡村振兴新典范
- • 千人戴猫面具共舞破纪录,“非遗”火猫舞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 • 土瑶火塘文化节盛大开幕,百户家庭直播烤茶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长寿宴:99道菜品诠释药食同源,传承千年养生智慧
- • 贺州市“拿地即开工”改革全省推广,项目审批时限大幅压缩60%
- • 古瑶医药数据库建成,AI辅助研发抗衰老面膜获国际专利,中国医药科技再攀高峰
- • 大湾区“会呼吸的城市”,到底有多吸氧
- • “共享实验室”启用,VR设备助力乡村学校远程连接名校课堂,教育公平再进一步
- • 贺州加入北部湾城市群产业联盟,携手共建“向海经济”新支点
- • 贺州“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上线,智能推荐时令菜品,解锁传统美食新体验
- • 昭平智慧茶园助力农户增收,人均茶业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 • 平桂区深化教育改革,30%骨干教师下沉乡村学校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富川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成,种养结合效益提升60% 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智慧路灯全覆盖,助力农村夜间照明节能率提升70%
- • 贺州建成广西首个“元宇宙科普馆”,学生VR探秘喀斯特地貌
- • 南深高铁贺州段全线贯通,1.5小时直达广州,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平桂区设施农业产业园荣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近代教育家李任仁贺州办学手稿捐赠,百年教案揭示素质教育先声
- • 潇贺古道富川段申遗启动,秦汉古道遗址公园规划亮相: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 贺州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通水,50万农村群众喝上优质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周渭祠数字孪生系统上线,虚拟税官带你领略宋代廉政制度魅力
- • 乡村百家衣习俗复兴,留守儿童手绣非遗作品义卖助学
- • 古村落焕新颜:“光伏+旅游”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年分红破万元
- • “百里水墨画廊荣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徐霞客游线复刻项目盛大启动”
- • AI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智能系统提升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 • 荒山变金山:光伏板照亮脱贫致富路
- • 广西首个绿色金融试验区在贺州落地,碳减排贷款额度突破百亿大关
- • 共享厨房助力乡土美食IP孵化,年销额突破2亿元
- • “候鸟式康养”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保洁员月薪3500元,共筑美好未来
- • 贺州市“千村万园”计划启动,庭院经济助力10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南岭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落盛大开馆,全景展现瑶壮百年农耕史诗
- • 钟山瑶药膳食馆盛大开业,30道药膳获中医药协会认证,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贺州瑶绣非遗工坊产业园盛大开园,年出口订单突破亿元大关
- •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试点成效显著,累计发放低息贷款1.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荒山变“金山”:光伏板助力村集体增收反哺贫困户
- • 八步区贺街淮山借力区块链溯源,产品溢价率显著提升25%
- • 春山藏珍:黄石竹笋酿的时令密码
- • 黄姚古镇元宇宙景区上线,数字孪生技术复刻千年商埠盛景
- • 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尾矿500万吨助力环保产业升级
- • 春蕾计划助力瑶族女童绽放希望之光